右脑记忆论坛

右脑速读记忆方法
主题:高中地理必修本记忆知识要点汇总
回帖: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单元导入:
1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
2 人们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特点,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
5.1农业生产活动
1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植物和动物
2 人类通过文化交流,把自已培育的农作物和家禽、家畜传播到世界各地,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和各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
农业生产的特点
(一) 地域性:
形成地域性的原因是: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国家政策的差别。
(二)季节性和周期性: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随季节变化明显并且有周期。
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投入:自然条件——热量、水、地形、土壤、光照等
劳动力
生产资料——动植物(或种子)、农具、化肥、农药等
(现代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逐渐增加)
科技——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等
(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的新增产值中60%以上是靠科技投入转化来的;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个比值已占到30%以上)
产出:各种各样的农产品(食用、工业生产原料)
农业的发展历史
1 原始农业——热带雨林地区、北极地区等
2 传统农业——发展中国家一般处在此阶段
3 现代农业——发达国家多已进入此阶段
农业的分类
1 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2 按投入多少分类:粗放农业(增产靠扩大耕地面积)
密集农业(增产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 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
商品农业(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种值业
种植园农业 畜牧业
水稻种植业 自给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农业
游牧业 密集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粗放农业
乳畜业
混合农业
5.2农业的区位选择
三江平原的种植业:发展条件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
经营方式——国营农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产出——小麦(春小麦)
青藏高原的畜牧业:发展条件——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山地草场广布
经营方式——粗放的放牧业
产出——藏山羊、藏绵羊、牦牛
区位的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
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农业的主要区位
自然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有:市场、交通运输、政策
1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
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一个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
2 地形——不同的地形,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
山地——林业、畜牧业、立体农业
3 土壤——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不同的作物。
例如:东南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
4 市场——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5 交通运输——充分考虑交通运输条件,园艺业、乳畜业,由于产品易腐烂变质,要求有方便快交通运输条件。
6 政策——各国农业都受到政策的影响。
例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注意: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
一方面,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例如:中国将橡胶生产向北推广到北纬22度,将双季稻推广到江淮平原,将小麦种植极限扩展到4000米的高度。
另一方面,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农业生产。例如:
玻璃温室——改善温度条件,并可对光照、通风、湿度等因素进行人工调节。
梯田——改善地形条件(较陡的山坡不宜修梯田)
灌溉——改善水分条件
注意点: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需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注意: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的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例如:城市周围的农民将生产重点转为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
农业区位的选择,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信息,对市场可能的变化作科学观测。(北方盲目长苹果的问题)
2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例如:美国东南部地区利用光热优势,重点发展蔬菜、花卉,供应东北部工业区(这里是乳畜业)
中国北方冬季也从南方的四川、广东等省大量调进蔬菜。
对世界农业区位的影响:随着世界大市场的逐步形成,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区域化生产。例如:
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阿根迁
世界主要乳畜产品供应国:荷兰(鲜花) 、丹麦、新西兰
世界主要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
5.3-5.4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1 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这些地区的有利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可以缓解亚洲人均耕地小的矛盾。
2 密集农业、自给农业
3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小农经营——家庭为单位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机械化水平低(日本较高)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
科技水平低(需要加大科技的投入)
4 亚洲以外的产稻区: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拉丁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巴西。
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采用旱地直播技术进行生产。
大牧场放牧业
1 分布地区的自然条件: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牲畜。
2 牧牛为主的:美国、阿根廷
养羊为主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3 著名案例——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牧牛业(熟悉地图)
有利条件: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离海港近。
变化:印第安人——游牧,粗放经营
欧洲人——人工草场,密集农业
发展机遇:海上冷冻船的发明,牛肉出口到西欧
促进牧牛发展的主要措施:
培育良种牛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修铁路到布宜诺斯艾处斯港)
开辟水源
种植饲料
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的农业)
1 种植的主要作物:小麦、玉米
2 基本特征(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 分布的主要国家: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4 家庭农场 (我国东北、西北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是国营农场)
5 著名案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地区——中部平原
优越的区位条件:
(1)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2)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3)地广人稀
(4)高度发达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机械、电力、化肥、农药
每个环节都由机械作业,农业机械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方面发展。有用飞机。
(5)先进的科技——庞大而且免费的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
混合农业——谷物和牲畜的混合农业
1 分布——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温带地区)
2 主要劳动对象——小麦、玉米、猪、牛、羊
3 中国珠江三角洲的新颖的混合农业——基塘农业(果、树、桑树、鱼)
著名的案例——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牧羊带)
1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出口国。
2 小麦和羊毛的主要产区在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
3 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有三个优点:
(1) 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小麦、牧草或休耕,保持麦田的肥力,种植饲料饲养绵羊,羊粪作肥料
(2) 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小麦秋播忙(冬小麦)——冬季养羊忙——春季小麦收割忙
(南半球的季节)
(3)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4 家庭农场为主,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
5 家产品主要出口对象——英国
6 主要限制性条件——灌溉(水源不足)
原因——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是东部海洋气流的背风坡的雨影区
解决措施——将大分水岭东部的水资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图)
5.5 工业生产活动
工业生产的需要的条件:劳动力、动力、厂房设备、
工业生产的制约因素:科学技术、政府政策、资金、管理等
一种原料可以生产不同的产品,而一种产品又可能由多种原料加工、组装或化合而成。
工业的投入——产出
投入: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料、零部件
产出:产品、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部分可再循环利用)
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比较的特点:工业对自然因素一般不要求更多的投入,工业生产在地域上比农业生产灵活得多,除极少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外,绝大部分的工业可在任何季节连续生产。
工业企业要求得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农业也一样),一方面研制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另一方面加强对工人的业务培训。
重工业产品——满足生产的需要(钢铁、机械、化工、农药等)
轻工业产品——满足生活的需要(食品、服装、电视机、电冰箱等)
工业的发展
工业化社会的国家或地区:发达国家,少数发展中国家(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
工业仍然有集中分布的特点:欧洲、北美、日本等
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 18世纪中期 英国 蒸汽机 纺织 钢铁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 鲁尔区 美国东北部 电气化
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汽车与飞机制造
第三次 20世纪50年代 硅谷 九州岛 慕尼黑 微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技术
工业对原料和劳动力投入的变化:
采用的原料种类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而且对原料的利用率及加工深度不断提高。
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知识、技术的投入逐渐增加
工业由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生产向中小批量定制的生产方式发展
5.6工业的区位选择
读图:鞍钢的区位: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消费市场
宝钢的区位:消费市场、便利的交通运输供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 从经济利益看,厂址应当选择花费生产成本最低而获得利润最高的地方。
2 一般情况下,决策者常把工厂建在具有明显优势的地方
3 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
(1) 原料指向型工业: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2) 市场指向型工业: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
(3) 动力指向型工业:炼铝厂(火电厂、水电站)
(4)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
(5) 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 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原因:工业所用的原料范围越来越广,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 交通运输一直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沿海沿江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力(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三湾一海地带、我国的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注意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不再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什么地方交通都发达)
3 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 工业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逐渐增加
社会、环境需求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国防安全的需要:我国20世纪50年代内建设的一些大型工业基地
改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政策:缩小内地与沿海的经济发展差距
政府补贴政策:解决就业问题,工厂建在不营利的地区(包头、鞍山的棉纺织工业)
厂商的个人爱好:投资家乡
工业惯性: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
环境需求:工业三废
有水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远离源地及河流上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工厂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化工厂
炼油厂 污染空气
水泥厂
酿造厂
发电厂 污染水源
钢铁厂
印染厂
造纸厂
电镀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
皮革厂
5.7 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联系
投入与产出上的联系:汽车厂与各零部件工厂之间
生产空间上的联系:多层建筑的标准化厂房里的无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
信息联系:计算机网络
专业化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流水线:自原料或零部件的投入至产出,全过程自动化连贯生产的设备
工业的集聚和分散
1 工业集聚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原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集聚的主要部门:钢铁工业区、石油化工区、小批量生产的新兴工业区
新兴工业区之间既竞争,又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
2 工业分散可以减少市场上的交易费用,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形成。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等。
工业分散的著名工业部分:汽车工业
工业地域
1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之为工业地域。
2 工业地域的类别: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有投入——产出上的联系,以降低生产成本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有的把生产上投入——产出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有的是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建厂。(例如我国的许多经济开发区
3 工业地域发育程度不同
经济落后地区:面积小,发育程度较低,工业发展潜力小
例如:面粉厂、制糖厂
经济发达地区: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往往形成工业城市
例如:钢铁工业区(鞍山、攀枝花、马鞍山)
石油化工区(大庆、克拉玛依)
汽车工业区(十堰、底特律、丰田)
钢铁工业区的影响区位是不断变化的:
指向煤炭区位——指向铁矿区位——指向港口区位
5.8 传统工业区
1 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德国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发展条件:丰富的煤、铁资源(有的有一种,有的有两种)
传统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
20世界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开始衰落,并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
著名
下一页 (1/3)
下一楼›: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单元导入
人们的衣、食、住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 ..
‹上一楼:第三单元 海洋环境
3.1 海水温度和盐度
1 海洋水水量占全球总水量的96.53%
2 海洋 ..

查看全部回帖(3)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