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脑记忆论坛

右脑速读记忆方法

不生病的智慧 马悦凌:从初级护士到“民间奇医”

作者:yucheng
2009-07-08 11:19
 好书,和大家分享,如果觉得不错,不要忘记顶贴哦.

她曾经是一个体弱多病的“林黛玉”,却通过自己的摸索找到了通往健康的快乐之路;她当了23年的小护士,却被许多人奉为掌握生命规律的“健康教母”;她说99%的病都可以通过正确的食疗、保暖祛寒湿及疏通经络后治好,她的治病理念是:只调阴阳平衡,平衡释放潜能,潜能自愈疾病;她自信找到了开启人体健康之门的金钥匙,并毫无保留地要把它交给更多的人。
  最早知道马悦凌是因为要做固元膏。
  最近老有人向我推荐自制一种既美容又补气血,让全家人都健康的东西,原料很好找,除了阿胶,基本上都是食品,做起来不太难,而且味道也还不错,并且听说有人吃了一段时间以后白头发居然变黑了。这也简直太神奇了!
  就这样我第一次听说了马悦凌的名字,因为这个“固元膏”的做法就来自于马悦凌如今正在热卖的新书——《不生病的智慧》。
  在网上搜到了很多马悦凌写的文章,都是关于健康保健和疾病治疗的,还有热心的网友专门把她的文章整理成专辑,以方便大家查找。她的方法看起来都很简单易行,就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避免寒凉食物,然后再通过食疗、泡脚等方法补足气血、疏通经络,让人体各脏器恢复正常功能。
  可是搜遍了网络,却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马悦凌个人的介绍。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她的这些治病方法来自于哪里?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她的书为什么能够那么畅销?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在一个周一的午后叩开了马悦凌家的大门。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准备,但当我见到马悦凌本人的时候还是吃了一惊。
  我眼前站着的是一位身高1.71米,完全不施粉黛却皮肤白皙、脸色红润、眉目清秀的美丽女子,身材非常苗条,看起来也就30岁左右,而在之前的电话沟通中,马悦凌分明告诉我她已经45岁了。这个巨大的差异让我对她产生了更大的好奇。于是,在她家特有的艾条燃烧的气味中,我开始探寻这个奇女子的人生之路。
  久病成医:“我喜欢在自己身上试验”
  初中毕业上了卫校的马悦凌从小就是个“病秧子”,由于缺钙还成天摔跤。两岁半的时候,马悦凌被传染了腮腺炎,最后又转成肾炎,到中学以后才稍微好转。那时,感冒发烧、流鼻血更成了家常便饭。从小到大体育课基本没有及格过。
1979年,马悦凌上了南京第二卫生学校,由于两眼视力差距很大,她开始经常头痛。卫校毕业刚到医院上班一个月,年轻的马悦凌又遭遇了车祸,昏迷4小时苏醒后,开始严重失眠,剧烈头痛,记忆力也下降了,一个月前看过的杂志居然当新杂志来看。
  由于身体状况很差,马悦凌的生活完全被治病填满了。“那时候可以说生活一点目标也没有,一个人身体不好,还能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呢?”马悦凌在省属医院工作,那里很多医生都给她看过病,各种补脑的药她也吃过,中医也看过,可是仍然没有缓解头痛和记忆力下降的问题。好在马悦凌的护士工作比较轻松,让她能够有时间自己琢磨着给自己治病。她经常试验各种民间小偏方,在一次次的试验中慢慢摸索规律,缓解自己的病痛。
  1991年,马悦凌开始研究通过注射中药到脚上的穴位来治病。“我想按摩都管用,我直接注射是不是效果更好呢?”这实在是一个太大胆的想法,不仅现在没有人做过,古代的医书上也从未记载过有这样的做法。“我知道当归是活血、补血的,所以我选择当归来注射。”奇迹出现了,一注射完,马悦凌的头立刻轻松了许多,“感觉一直罩在我头上的罩子一下子就没了。”
  就这样马悦凌不断试验,不断总结,自己想出了很多治病的办法,例如用生姜片贴在背上、腹部,用8~10根艾条同时熏,这样祛寒湿的效果特别好;著名的固元膏的做法也是马悦凌根据老方子自己琢磨出来的。“我介绍给别人的东西和方法都是我自己试过的。”
  到了1997年,经过自己的不断调理、治疗后,马悦凌已经由原来那个又黄又瘦病弱的小姑娘变成了健康美丽的成****性了。甚至有多年未见的邻居在见到她后,认为她“整了容”。
  七个转折:“我从来不设计人生”
  中专毕业的马悦凌从来不避讳谈论她的学历,也毫不在意自己的职称仍然是初级护士。“我只学自己觉得有用的东西。”
  马悦凌钻研各种治病方法,本来只是想给自己治病,但后来却有很多人找她看病,让她成为远近闻名的医生。“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这一行,我只是顺便帮别人看看,所有的事情都是命运的安排,自然而然地把我推到了这一步的,我从来就不设计人生。”
  不设计人生的马悦凌在人生中遇到了几个重要的转折,也因为这几个转折,才让她能够走到今天,成为无数人心中能治百病的“马老师”、“马医生”。
  转折一:从体外反博认识到血对人的价值
  1987年,马悦凌被调到体外反博室当护士。体外反博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提出的一种通过物理方法改善心脑供血的治疗方法。“就是那个仪器能治疗几十种缺血性疾病,能很快的改善心脑及各脏器的缺血症状”
  “由此我看到了改善供血后,全身各个脏器的功能全部都改善了,从而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体外反博的效果给马悦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为她后来提出气血养生理论打下了基础。
  转折二:初识给他人治病的功效
  1990年,马悦凌听说足底按摩治疗疾病的效果特别好。于是她买来了市面上所有能够买到的足底按摩书,一共12本,然后一本一本地钻研,并且将各本书上不同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融会贯通。
  足底按摩治病的效果的确不错。马悦凌再配合穴位、反射区的注射,不仅给自己治病取得了成效,还开始经常帮助别人解除身体的病痛。
  转折三:发现食疗效果特别好
  1993年春节,马悦凌所在的医院给每位职工发了一台食物粉碎机。马悦凌就用这台机器把红枣、黑芝麻等营养品打碎了吃,发现这样吸收效果特别好。“从那年起我的体质才真正开始好起来。”如今马悦凌对食疗已经是情有独钟了。
经过很多次实践后,马悦凌慢慢发现很多病其实都是吃出来的:人体跟植物一样,需要浇水、施肥,要是水浇得太多或肥 施得不对都会出毛病。
  转折四:从此不畏疑难杂症
  1994年,一位朋友车祸后高位截瘫,马悦凌去看他的时候,他已经五天没有动过了,而且整个脸都是肿的。马悦凌就试着按摩他的足底反射区,结果效果非常明显,那位高位截瘫朋友的麻痹水平线每天都降低一寸,四五天以后大小便都没有问题了。
  这件事给了马悦凌莫大的信心,“通过这个病例我认识到人体有很多开关,只要找到那些开关治病就不难,从那次以后我对疑难杂症没有那么畏惧了。”
  转折五:做主持人锻炼文字能力
  1996年,马悦凌被江苏电视台选为一档医疗保健节目的兼职主持人。做主持人的马悦凌,既要主持节目、采访专家,也要写节目中的开场白、串词,这对只有中专文化的马悦凌来说是一个考验。
  好在马悦凌经常读各种健康、保健类杂志,对电视节目所需要的那种朴实、接近百姓的语言非常熟悉,在经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很快就适应了,而且越做越好。电视台的三年兼职工作,也为马悦凌后来写书、总结自己的理论奠定了很好的文字基础。
  转折六: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
  1998年,马悦凌怀孕了。虽然不得不辞掉电视台兼职主持人的工作让她感到有点遗憾,但命运又让她品尝了更为美妙的体验:孕育生命,培育一个全新的生命成长。从孕育儿子到养育儿子,马悦凌对人体和生命的感悟更为深刻和透彻了,“我发现身体的健康是孩子性格、心理等各方面健康成长的基础,而我们完全可以在母亲的孕期、哺乳期通过正确的饮食,从而让胎儿或婴儿身体健康,或者直接通过让孩子正确饮食来改善已经断奶孩子的身体状况。”
  马悦凌的这些方法和理念,都写进了许多妈妈们正翘首以盼的她即将出版的新作《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中。
  转折七:悟出“温度决定人的生老病死”
  2003年冬天,马悦凌去了北方,北方不化的积雪给了她很深的印象,因为雪在南方一般是很难积起来的,落地就化。朋友说,这是由于北方地温低,所以雪才不化。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马悦凌敏锐地意识到,对人体来说也应该是同样的道理:人体里的肿瘤、血脂等等不也是“积雪”吗,如果通过补充气血,禁食寒凉食物,疏通经络,使血液循环畅通,从而提高现代人普遍偏低的体温,这些“积雪”是不是就可以化掉了呢。这是一个全新的前无古人的理念!用这个理念,马悦凌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
  有一次听说朋友的爱人得了红斑狼疮,马悦凌认为这是肾寒引起的,只要把肾暖过来,补足气血就能治好。她先用艾条给病人熏,然后给她吃自制的固元膏,要求她的家人给她停掉所有寒凉的属性的食物。就这样没多久,不治之症红斑狼疮,被马悦凌没用药就治好了。
  马悦凌的这个理论还在不断完善之中,尽管也有不少人质疑,但是马悦凌仍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因为她运用这个理论已经在实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没有读过《黄帝内经》的“奇医”:“我的所有方法都来自于自己的实践”
  当马悦凌告诉我,她从来没有看过《黄帝内经》这样的经典医书时,我的确吃了一惊。因为如今的人们,尤其是中医研究者们,都热衷于从故纸堆里寻找依据,将老祖宗留下的中医文化奉为经典。没有看过经典医书的马悦凌又何以能给自己和别人治病,并且收到奇效呢?
  在马悦凌的书房里堆满了一种类似剪报的东西,这是近20年来她从各种健康、保健类杂志和书籍中搜集来的治疗各种疾病的小文章。她将这些文章分门别类地贴在一起,查找起来非常方便。“我喜欢看科普的医学书籍和各种健康类杂志,如果我要研究什么内容,就会将市面上所有的相关书籍买下来,然后将它们进行归纳、总结,变成自己的东西。”
  从书中学来的各种方法,马悦凌总要自己去验证。有的方法经过她验证以后发现并不适用。例如有民间偏方说萝卜汁点鼻子可以治疗头痛,马悦凌就榨了萝卜汁往自己鼻子里滴,结果呛得受不了,当时难受的感觉到现在她还记忆犹新。      “我那时就想,这个方法以后绝对不介绍给别人,太痛苦了。”感冒了,马悦凌会在自己身上试验各种小偏方,看哪一种管用。上卫校时学过中医的基础理论和经络,但因为对针灸、经络的兴趣,又在1995年专门去南京中医药大学开设的夜校学习针灸、推拿,学了后就在自己身上扎,试验效果。发现了食疗的作用以后,马悦凌又不断试验各种食疗方法。
  “我喜欢从复杂的东西中找出最简单的方法,举一反三。”或许正是由于没有任何思维条框的限制,由于所有的方法都来自于民间,来自于自己的实践,马悦凌这位没有任何显赫中医背景的“草根”医生才能发现属于自己的理论,找到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治疗方法。
  她曾经是一个体弱多病的“林黛玉”,却通过自己的摸索找到了通往健康的快乐之路;她当了23年的小护士,却被许多人奉为掌握生命规律的“健康教母”;她说99%的病都可以通过正确的食疗、保暖祛寒湿及疏通经络后治好,她的治病理念是:只调阴阳平衡,平衡释放潜能,潜能自愈疾病;她自信找到了开启人体健康之门的金钥匙,并毫无保留地要把它交给更多的人。
  最早知道马悦凌是因为要做固元膏。
  最近老有人向我推荐自制一种既美容又补气血,让全家人都健康的东西,原料很好找,除了阿胶,基本上都是食品,做起来不太难,而且味道也还不错,并且听说有人吃了一段时间以后白头发居然变黑了。这也简直太神奇了!
  就这样我第一次听说了马悦凌的名字,因为这个“固元膏”的做法就来自于马悦凌如今正在热卖的新书——《不生病的智慧》。
  在网上搜到了很多马悦凌写的文章,都是关于健康保健和疾病治疗的,还有热心的网友专门把她的文章整理成专辑,以方便大家查找。她的方法看起来都很简单易行,就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避免寒凉食物,然后再通过食疗、泡脚等方法补足气血、疏通经络,让人体各脏器恢复正常功能。
  可是搜遍了网络,却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马悦凌个人的介绍。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她的这些治病方法来自于哪里?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她的书为什么能够那么畅销?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在一个周一的午后叩开了马悦凌家的大门。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准备,但当我见到马悦凌本人的时候还是吃了一惊。
  我眼前站着的是一位身高1.71米,完全不施粉黛却皮肤白皙、脸色红润、眉目清秀的美丽女子,身材非常苗条,看起来也就30岁左右,而在之前的电话沟通中,马悦凌分明告诉我她已经45岁了。这个巨大的差异让我对她产生了更大的好奇。于是,在她家特有的艾条燃烧的气味中,我开始探寻这个奇女子的人生之路。
  久病成医:“我喜欢在自己身上试验”
  初中毕业上了卫校的马悦凌从小就是个“病秧子”,由于缺钙还成天摔跤。两岁半的时候,马悦凌被传染了腮腺炎,最后又转成肾炎,到中学以后才稍微好转。那时,感冒发烧、流鼻血更成了家常便饭。从小到大体育课基本没有及格过。
1979年,马悦凌上了南京第二卫生学校,由于两眼视力差距很大,她开始经常头痛。卫校毕业刚到医院上班一个月,年轻的马悦凌又遭遇了车祸,昏迷4小时苏醒后,开始严重失眠,剧烈头痛,记忆力也下降了,一个月前看过的杂志居然当新杂志来看。
  由于身体状况很差,马悦凌的生活完全被治病填满了。“那时候可以说生活一点目标也没有,一个人身体不好,还能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呢?”马悦凌在省属医院工作,那里很多医生都给她看过病,各种补脑的药她也吃过,中医也看过,可是仍然没有缓解头痛和记忆力下降的问题。好在马悦凌的护士工作比较轻松,让她能够有时间自己琢磨着给自己治病。她经常试验各种民间小偏方,在一次次的试验中慢慢摸索规律,缓解自己的病痛。
  1991年,马悦凌开始研究通过注射中药到脚上的穴位来治病。“我想按摩都管用,我直接注射是不是效果更好呢?”这实在是一个太大胆的想法,不仅现在没有人做过,古代的医书上也从未记载过有这样的做法。“我知道当归是活血、补血的,所以我选择当归来注射。”奇迹出现了,一注射完,马悦凌的头立刻轻松了许多,“感觉一直罩在我头上的罩子一下子就没了。”
  就这样马悦凌不断试验,不断总结,自己想出了很多治病的办法,例如用生姜片贴在背上、腹部,用8~10根艾条同时熏,这样祛寒湿的效果特别好;著名的固元膏的做法也是马悦凌根据老方子自己琢磨出来的。“我介绍给别人的东西和方法都是我自己试过的。”
  到了1997年,经过自己的不断调理、治疗后,马悦凌已经由原来那个又黄又瘦病弱的小姑娘变成了健康美丽的成****性了。甚至有多年未见的邻居在见到她后,认为她“整了容”。
  七个转折:“我从来不设计人生”
  中专毕业的马悦凌从来不避讳谈论她的学历,也毫不在意自己的职称仍然是初级护士。“我只学自己觉得有用的东西。”
  马悦
下一页 (1/2)

记不住、想不起,怎么改善记忆效果
看的慢、看不懂,如何提升阅读效率
投资小、见效快,学习能力培训加盟

↓↓↓更好阅读体验(字体格式、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