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很多家长交流时,常常会听到这样一些无耐的话:“我的孩子回家不理我”、“孩子不听话,家长说啥他都反对”、“我孩子对什么都无所谓”等等。为人父母,大都有这样一种想法:一方面认为,“孩子是我的,怎样教育、培养当然我说了算”。一方面认为,“孩子太小,我是大人,孩子必须听大人的”,大人比小孩高明,比小孩成熟,“我说你听,我训你服”是天经地义的。因此,家长常会用一种居高临下的讲话态度与命令式的讲话方式与孩子谈话,却忽视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人格。家有9岁儿子,我与孩子在交流时很少有过不愉快的经历,而且儿子很愿意与我谈话。在与儿子的谈话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商讨式谈话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种自我中心倾向。这种倾向的特点是: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完全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经验去认识和解决问题,没有意识到孩子对同一问题的态度和看法,似乎自己的认识和方法是最正确的。其实对孩子的教育,引起孩子的共鸣是关键。而产生共鸣的前提是与孩子的平等的商讨式的谈话,商谈式的谈话,家长与孩子在谈话时应该是平等的。平等的谈话包括:表情、谈话姿势、说话语气、发表自己的意见等。这样的谈话常会使孩子从内心深处愿意接受你的想法。曾记得在儿子四岁时,有一次带儿子去海韵公园玩。那天儿子对荡秋千情有独钟,坐上去后再也不肯下来。没过多久,想玩荡秋千小朋友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这时,我对儿子说:“雨航,下来给其他小朋友玩好吗?”“不!”儿子坚决地回答。看着其他小朋友焦急等待的样子,听着儿子坚决的回答声我俯下身,面带微笑,轻声地与儿子进行了一场对话:
妈妈:荡秋千很好玩吧。
儿子:是的,真有趣。
妈妈:那些小朋友排着队想干什么?
儿子:玩荡秋千。
妈妈:呣,真聪明!那你什么时候给他们玩?我去告诉他们,这些小朋友肯定等急了,因为你已经玩了很长时间了。
儿子:(想了一会儿)妈妈,我想下来了。
妈妈:儿子真懂事,学会照顾别人了,现在这些小朋友心里肯定在想:这个小弟弟真可爱。
儿子:(没说话)蹦蹦跳跳地玩其它的玩具去了。
商讨式谈话使家长和孩子都处在了一种愉快的谈话氛围,而且在与孩子多次进行商讨式的谈话中,让孩子懂得了使用礼貌用语,逐步学会关心、尊重他人。
引导式谈话
一些父母往往在孩子小的时候很溺爱,认为孩子还不懂事,等长大了再教育也不迟。可还没等到孩子长大,却发现小孩已经不听话了。其实家长对原则性的事不能因为孩子的小而迁就他,尤其是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因为良好的习惯能使孩子一生受益。引导式谈话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我记得在儿子读中班之前,他每次总缠着我给他洗脚,尽管我多次教他怎样自己洗脚,可他就是不愿听。这一天,我又叫他自己去洗,可他马上撅起嘴巴说:“妈妈洗,妈妈洗。”怎么办?我灵机一动对儿子说:“好,妈妈洗,其实洗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聪明的小朋友都会。”儿子转动着两只眼睛,似乎在犹豫。于是,我接着说:“我先把雨航的洗脚盆找出来,他的洗脚盆里有一只可爱的小鸭。”说完,我故作起身要去拿的样子。儿子马上起身说:“我去拿。”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洗脚盆。没等他递给我,我又说:“我想在盆里放些水,先放点冷水,再放热水,这样就不会烫到手了,还可以用手试一试是不是够热了。”儿子边听边做,然后捧着半盆水得意地对我说:“好了,水好了。” 我接着说:“哎,事情都让雨航做了,现在我想把他的小脚丫放进盆里。”这下没等我动手,他已经迫不及待地脱掉了袜子自己开始洗脚了。看着儿子成功地完成了洗脚任务,我又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从此以后,儿子洗脚再也不用我帮忙了。我用同样的办法还让儿子开心地学会了扫地、整理房间和洗碗等。很多时候,当家长的想法与孩子的意愿不相一致的时候,不妨试着用引导式与孩子交流。
鼓励式谈话
鼓励是家庭教育中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每个孩子都需要不断的鼓励才能获得自信、勇气和上进心,这就像植物必须每天浇水才能生存一样。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因此,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鼓励式的谈话。孩子上学以后,学习成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家长的心情会随着孩子成绩的好坏而变化。我也有过这样的体会。记得那是儿子读一年级的时候,一次回家,他拿给我看两张试卷,一张是语文得了个优,另一张是数学却只得了个合格。当时,我的心情一下子就不好了,原先还挂在脸上的笑容消失,我刚想责问儿子是怎么回事?儿子已发现了我的表情变化,他问:“妈妈,你是不是不高兴了,是不是认为我很笨?”我马上意识到自己在儿子面前失态了,于是我重新让笑容回到脸上,并对儿子说:“没有,妈妈在想你数学错在哪里,我们把它找出来,下次你数学肯定能考良甚至优。”听了我的话,儿子高兴地听我讲解错的题目,直到会做。几星期后,儿子一脸欣喜地跑来告诉我,他今天数学试卷得了优。我暗暗庆幸那次没有指责儿子。事后回想,指责只会让孩子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恐惧感,作为家长面对孩子展现给你不好的成绩的时候,他需要的不是打击与指责,而是想寻求帮助与理解。鼓励式的谈话能帮助孩子找到自信与希望。
换位式谈话
换位式谈话,就是要求家长在解决孩子的思想问题时,首先要了解孩子,先换位,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体会他们的感受。换位,能使家长的教育行为减少主观色彩。孩子的心灵,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世界与成年人有很大不同。所以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在我们成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孩子的成长确实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我们只有在谈话时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谈话,才能打开孩子的心灵之门,找到问题的根源,使教育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次走进儿子的教室,他的一位同学就向我告状:“雨航妈妈,雨航打我。”他刚说完又一位同学跑过来告诉我同样的事。此时,儿子正想过来与我亲热,听到同学们向我告状,他显出一脸委屈与茫然的表情。我也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儿子从小就没有欺负人的行为,可这两个孩子也不会无缘无故来告呀。于是我仔细回想儿子平时的行为,忽然想起每每他与别人特别亲热时总会高兴地在他身上敲几拳。这两位同学肯定以为我儿子在欺负他们了。对,肯定是这个原因。于是,我把儿子叫到身边对他说:“妈妈相信你没打他们,肯定是你特别喜欢他们在他们身上敲了几下,他们就以为你在打了,是吗?”儿子点了点头。“不过可能你是闹着玩的,但敲在身上也挺疼的,既然同学不喜欢你以后就不要这样做了,好吗?”“好的!”儿子高兴地答应了。“那现在他们认为你在打他们,怎么办呢?”“跟他们去说明原因呗。”儿子蹦跳着走开了。望着儿子的背硬,我不禁想到:要是我不先站在儿子的角度去分析,而把他批评一顿,儿子不但会觉得很委屈,而且他也不会想马上改掉这个用敲打表示亲热的习惯的。运用“换位式谈话”进行思想教育,变教训为沟通,使对孩子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孩子教育好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当家庭教育方法失灵、遭遇挑战时,作为家长要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并遵循尊重、平等、理解、鼓励的原则孩子,让孩子的心靠近你的心,使家庭教育变得生气。
商讨式谈话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种自我中心倾向。这种倾向的特点是: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完全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经验去认识和解决问题,没有意识到孩子对同一问题的态度和看法,似乎自己的认识和方法是最正确的。其实对孩子的教育,引起孩子的共鸣是关键。而产生共鸣的前提是与孩子的平等的商讨式的谈话,商谈式的谈话,家长与孩子在谈话时应该是平等的。平等的谈话包括:表情、谈话姿势、说话语气、发表自己的意见等。这样的谈话常会使孩子从内心深处愿意接受你的想法。曾记得在儿子四岁时,有一次带儿子去海韵公园玩。那天儿子对荡秋千情有独钟,坐上去后再也不肯下来。没过多久,想玩荡秋千小朋友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这时,我对儿子说:“雨航,下来给其他小朋友玩好吗?”“不!”儿子坚决地回答。看着其他小朋友焦急等待的样子,听着儿子坚决的回答声我俯下身,面带微笑,轻声地与儿子进行了一场对话:
妈妈:荡秋千很好玩吧。
儿子:是的,真有趣。
妈妈:那些小朋友排着队想干什么?
儿子:玩荡秋千。
妈妈:呣,真聪明!那你什么时候给他们玩?我去告诉他们,这些小朋友肯定等急了,因为你已经玩了很长时间了。
儿子:(想了一会儿)妈妈,我想下来了。
妈妈:儿子真懂事,学会照顾别人了,现在这些小朋友心里肯定在想:这个小弟弟真可爱。
儿子:(没说话)蹦蹦跳跳地玩其它的玩具去了。
商讨式谈话使家长和孩子都处在了一种愉快的谈话氛围,而且在与孩子多次进行商讨式的谈话中,让孩子懂得了使用礼貌用语,逐步学会关心、尊重他人。
引导式谈话
一些父母往往在孩子小的时候很溺爱,认为孩子还不懂事,等长大了再教育也不迟。可还没等到孩子长大,却发现小孩已经不听话了。其实家长对原则性的事不能因为孩子的小而迁就他,尤其是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因为良好的习惯能使孩子一生受益。引导式谈话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我记得在儿子读中班之前,他每次总缠着我给他洗脚,尽管我多次教他怎样自己洗脚,可他就是不愿听。这一天,我又叫他自己去洗,可他马上撅起嘴巴说:“妈妈洗,妈妈洗。”怎么办?我灵机一动对儿子说:“好,妈妈洗,其实洗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聪明的小朋友都会。”儿子转动着两只眼睛,似乎在犹豫。于是,我接着说:“我先把雨航的洗脚盆找出来,他的洗脚盆里有一只可爱的小鸭。”说完,我故作起身要去拿的样子。儿子马上起身说:“我去拿。”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洗脚盆。没等他递给我,我又说:“我想在盆里放些水,先放点冷水,再放热水,这样就不会烫到手了,还可以用手试一试是不是够热了。”儿子边听边做,然后捧着半盆水得意地对我说:“好了,水好了。” 我接着说:“哎,事情都让雨航做了,现在我想把他的小脚丫放进盆里。”这下没等我动手,他已经迫不及待地脱掉了袜子自己开始洗脚了。看着儿子成功地完成了洗脚任务,我又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从此以后,儿子洗脚再也不用我帮忙了。我用同样的办法还让儿子开心地学会了扫地、整理房间和洗碗等。很多时候,当家长的想法与孩子的意愿不相一致的时候,不妨试着用引导式与孩子交流。
鼓励式谈话
鼓励是家庭教育中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每个孩子都需要不断的鼓励才能获得自信、勇气和上进心,这就像植物必须每天浇水才能生存一样。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因此,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鼓励式的谈话。孩子上学以后,学习成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家长的心情会随着孩子成绩的好坏而变化。我也有过这样的体会。记得那是儿子读一年级的时候,一次回家,他拿给我看两张试卷,一张是语文得了个优,另一张是数学却只得了个合格。当时,我的心情一下子就不好了,原先还挂在脸上的笑容消失,我刚想责问儿子是怎么回事?儿子已发现了我的表情变化,他问:“妈妈,你是不是不高兴了,是不是认为我很笨?”我马上意识到自己在儿子面前失态了,于是我重新让笑容回到脸上,并对儿子说:“没有,妈妈在想你数学错在哪里,我们把它找出来,下次你数学肯定能考良甚至优。”听了我的话,儿子高兴地听我讲解错的题目,直到会做。几星期后,儿子一脸欣喜地跑来告诉我,他今天数学试卷得了优。我暗暗庆幸那次没有指责儿子。事后回想,指责只会让孩子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恐惧感,作为家长面对孩子展现给你不好的成绩的时候,他需要的不是打击与指责,而是想寻求帮助与理解。鼓励式的谈话能帮助孩子找到自信与希望。
换位式谈话
换位式谈话,就是要求家长在解决孩子的思想问题时,首先要了解孩子,先换位,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体会他们的感受。换位,能使家长的教育行为减少主观色彩。孩子的心灵,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世界与成年人有很大不同。所以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在我们成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孩子的成长确实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我们只有在谈话时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谈话,才能打开孩子的心灵之门,找到问题的根源,使教育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次走进儿子的教室,他的一位同学就向我告状:“雨航妈妈,雨航打我。”他刚说完又一位同学跑过来告诉我同样的事。此时,儿子正想过来与我亲热,听到同学们向我告状,他显出一脸委屈与茫然的表情。我也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儿子从小就没有欺负人的行为,可这两个孩子也不会无缘无故来告呀。于是我仔细回想儿子平时的行为,忽然想起每每他与别人特别亲热时总会高兴地在他身上敲几拳。这两位同学肯定以为我儿子在欺负他们了。对,肯定是这个原因。于是,我把儿子叫到身边对他说:“妈妈相信你没打他们,肯定是你特别喜欢他们在他们身上敲了几下,他们就以为你在打了,是吗?”儿子点了点头。“不过可能你是闹着玩的,但敲在身上也挺疼的,既然同学不喜欢你以后就不要这样做了,好吗?”“好的!”儿子高兴地答应了。“那现在他们认为你在打他们,怎么办呢?”“跟他们去说明原因呗。”儿子蹦跳着走开了。望着儿子的背硬,我不禁想到:要是我不先站在儿子的角度去分析,而把他批评一顿,儿子不但会觉得很委屈,而且他也不会想马上改掉这个用敲打表示亲热的习惯的。运用“换位式谈话”进行思想教育,变教训为沟通,使对孩子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孩子教育好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当家庭教育方法失灵、遭遇挑战时,作为家长要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并遵循尊重、平等、理解、鼓励的原则孩子,让孩子的心靠近你的心,使家庭教育变得生气。
看的慢、看不懂,如何提升阅读效率
投资小、见效快,学习能力培训加盟
↓↓↓更好阅读体验(字体格式、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