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对于一些神奇现象多是抱着不相信的态度,认为那不过是魔术一样骗人的东西,
实际上,这种神奇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快速翻书,瞬间记住大部分内容,有些孩子(但并非全部)的确能够练出这种能力。再有就是速算能力,像那个智障少年的例子。
练过杜曼,七田真的孩子,有一些会出现一些比较神奇的能力。
现在问题的焦点不是这种神奇的能力能不能练出来。而是这种能力练出来以后的用途是什么?
能够让孩子的学习能力提高吗?能让孩子的智力提高吗?
答案很大程度是否定的。
一方面,孩子的这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消失。
另一方面,孩子的这种能力会与学校,幼儿园或者家长的正常教学方式发生冲突。
简单说一下这种冲突。
因为两者用的脑区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智障少年的视频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
这个孩子算术的时候更多是用颞叶(这里姑且称之为为右脑,实际上右脑是个通俗的说法,学术上有较大争议),而正常孩子主要用额叶(这里姑且称之为左脑,实际上左脑的组成可能要更复杂一些)。
由于左脑的思维方式实效性更大,那种右脑的思维方式逐渐被放弃(淘汰)。
所以,不论练过右脑的孩子以前表现得多神奇,最终还要走上左脑的发展轨迹。
([萧愚]:我这里不是说右脑不重要,右脑对于绘画,音乐等艺术类学科非常重要。但是,对于数学,阅读这些学习内容而言,显然是更偏向于左脑的领域。每个脑区要各司其职,不要越权,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有些孩子,只能用右脑算术,不会用左脑,这往往是大脑有缺陷的孩子。就像有些孤独症患者或者那个智障的少年。失去了左脑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不得不用右脑进行计算。
杜曼本人就是研究这些脑伤儿童的,他开发出来的所谓数学方法(小圆点),
利用了脑伤儿童左脑有缺陷,不得不用右脑的原理。看起来神奇,实际上不过是一种表演性的能力。并不是真正有用的数学能力,也不能真正改变脑伤儿童的命运。
正如我博客里那个走进科学的视频,那个智障少年的确具有神奇的速算能力,
但这种能力有什么用呢?智力障碍并没有改变,命运也没有改变,只是给大家添了一些谈资而已。
杜曼又把这套方法移植到正常儿童那里。也是利用了婴幼儿左脑发育还不完善,更多用右脑的特点。但是,正常的婴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左脑会逐渐发育起来(语言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随着正常教育的介入,他会逐渐用左脑进行思维,阅读,算术等等。
这样,他的婴幼儿阶段练成的右脑算术的能力就会逐渐消失。我以前说过,如果不消失反而是大问题,这意味着孩子的左脑发育有问题。既然这种能力会消失,当初花那么大工夫去练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甚至,这种思维习惯如果过于强大,或者家长忽视了孩子左脑的及时开发,及时提供营养。可能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诚挚希望家长朋友不要再信这些旁门左道的东西了。
就是有多大的诱惑,有人在前面进行多少神奇的表演,也不要去信那些东西。
因为那些东西很大程度只有表演价值,没有实际价值,甚至,会损害实际能力的获得。
早期教育更多应该关注的是,我们跟孩子的情感交流充分了吗?语言交流坚持了吗?给孩子读了多少书,讲了多少故事?做了多少游戏?搞了多少体育活动?
我在七年前便一直在关注杜曼的家长和孩子。七年过去了,一波波的家长不知所踪。杜曼宣称的那些神奇都烟消云散。现在应该讨论的不是杜曼能否造就神童,开发右脑,而是是不是有副作用的问题。
也许杜曼的孩子早年的时候越神奇,也就意味着他们走得弯路越大。
走的弯路越大,就意味着改正错误越艰难。
关于可能的危害,请参考会说话前大量识字会造成语言发育迟缓吗?一文
附:一些杜曼家长的思考
我的孩子从10个月开始杜曼,至今已过去9个月,每天坚持闪字卡。等发现所有的她能理解的单词都闪完了以后,开始闪三字经和唐诗。每天看大量的自制PPT。虽然她现在的词汇量非常大,虽然她(满19个月多)现在已基本能够独立朗诵出所有的自制书和PPT,虽然她现在能够很快的阅读,虽然我感觉她非常棒,但我越杜曼越害怕,因为我开始担心这种教育方法的正确性和后续的艰苦道路。
担心之一:她现在阅读的方法接近于摄像式记忆,比如,教了她“花生”这个词,她记住了这个单词的影像,而并不知道这个单词是由“花”与“生”组成,而对于“生”这样的没有特别意义的字,如果单独挑出来,她并不会读,她也只会说“花生”,或是“学生”。摄像式记忆,当我们不会的时候,我们追求她,但等她离你很近的时候,突然害怕起来,她真得科学吗?难道以后AMY阅读的方法要和别人完全不一样,每一个单词和句子只是象一个图片一样地印在脑里,而非逐字地阅读和理解。谁能给一个科学严谨的关于摄像式记忆的评价。
([萧愚]:这个问题已经谈过了。照相记忆不是一种正常的学习方式,只有表演意义)
担心之二:我的孩子现在只是19个月大而已,可她已经读了这么多的文字和小故事、三字经和部分唐诗,按照这样下去,等到了3岁,会读完唐诗三百首和其他诗歌,到上小学的时候,她到底要走什么样的路,这是一个很少部分孩子走的路。这条路太难走了。为什么我要为孩子选择这样一条路。我感觉迷茫。
现在,孩子进行闪卡,大人和孩子都觉得是一件比如吃饭和睡觉一样的普通的事。谁也不想就这样停止了,每天习惯性地让孩子快乐地摄取知识,也就那么几分钟。可是,真是担心,会不会反而耽误了孩子。
([萧愚]:可参考会说话前大量识字会造成语言发育迟缓吗?一文)
昨天回家,测试了一下孩子,发现她确实基本是背下来整个句或整个词。在白板上,写下她曾读过的长句,她迅速马上读起来,如果是不曾读过的长句,尽管她认识其中的每一个词,她也读不出来,或读不完整,需要提醒才能一点点地读完。由此推定,我觉得她会读自制书和PPT,是基本于整句的背。
([萧愚]:这种阅读方式不是正常的阅读方式。当然,如果这种能力能够保持一生,也许可能走出一条独立的人生,成为卓尔不群的照相记忆天才。可惜的是,这种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果不消失的话,反而可能意味着这个孩子出了什么问题。)
另一个家长的担心:
我就是有这么一个担心,女儿现在喜欢很快的翻书,一本书不到一分钟就可以翻完.
她翻书的过程是这样的:她看的每本书都有她喜欢的一个图,仿佛整本书就是为这一个图而看的,快速地翻到她喜欢的那一页,然后指给我看,自己也欣赏一会,然后再快速地翻完其他的.有时候她拿我给她买的书说:"念念",若我真是按照书里的内容一字一字地念,她就很不耐烦地把书扔掉,我一般都不给她念,也是快速地帮她翻,翻到她感兴趣的一页她会"叫停",然后我给她介绍一番,接着剩下的就是快速翻了.
看flash也是喜欢看快节奏的,慢悠悠的那种不喜欢,很快就会把目光转移.
我的担心是将来上学,一般情况下学校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孩子的,到时候我家女儿会不会对老师的教学失去兴趣,或者说觉得上课是浪费时间.
一位网友记录的韩国人对杜曼的看法:
在10几年前,韩国也像中国现在一样,杜曼风行。很多很多人都给孩子进行杜曼,但儿科医生说,小时候进行了杜曼的小孩,长大以后,跟平常人一样,所以没有必要进行杜曼。
我说,但中国真的有一些进行过杜曼而且有效果的人。她说,是的,是会有一些这样的孩子,但这样的孩子,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会这样。
她激动了一段时间,但还是决定不进行杜曼了。觉得没有那个必要。现在,可能在韩国人眼里,我在进行着无用功而已。毕竟这样已经是他们十几年前流行过的东西。
实际上,这种神奇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快速翻书,瞬间记住大部分内容,有些孩子(但并非全部)的确能够练出这种能力。再有就是速算能力,像那个智障少年的例子。
练过杜曼,七田真的孩子,有一些会出现一些比较神奇的能力。
现在问题的焦点不是这种神奇的能力能不能练出来。而是这种能力练出来以后的用途是什么?
能够让孩子的学习能力提高吗?能让孩子的智力提高吗?
答案很大程度是否定的。
一方面,孩子的这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消失。
另一方面,孩子的这种能力会与学校,幼儿园或者家长的正常教学方式发生冲突。
简单说一下这种冲突。
因为两者用的脑区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智障少年的视频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
这个孩子算术的时候更多是用颞叶(这里姑且称之为为右脑,实际上右脑是个通俗的说法,学术上有较大争议),而正常孩子主要用额叶(这里姑且称之为左脑,实际上左脑的组成可能要更复杂一些)。
由于左脑的思维方式实效性更大,那种右脑的思维方式逐渐被放弃(淘汰)。
所以,不论练过右脑的孩子以前表现得多神奇,最终还要走上左脑的发展轨迹。
([萧愚]:我这里不是说右脑不重要,右脑对于绘画,音乐等艺术类学科非常重要。但是,对于数学,阅读这些学习内容而言,显然是更偏向于左脑的领域。每个脑区要各司其职,不要越权,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有些孩子,只能用右脑算术,不会用左脑,这往往是大脑有缺陷的孩子。就像有些孤独症患者或者那个智障的少年。失去了左脑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不得不用右脑进行计算。
杜曼本人就是研究这些脑伤儿童的,他开发出来的所谓数学方法(小圆点),
利用了脑伤儿童左脑有缺陷,不得不用右脑的原理。看起来神奇,实际上不过是一种表演性的能力。并不是真正有用的数学能力,也不能真正改变脑伤儿童的命运。
正如我博客里那个走进科学的视频,那个智障少年的确具有神奇的速算能力,
但这种能力有什么用呢?智力障碍并没有改变,命运也没有改变,只是给大家添了一些谈资而已。
杜曼又把这套方法移植到正常儿童那里。也是利用了婴幼儿左脑发育还不完善,更多用右脑的特点。但是,正常的婴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左脑会逐渐发育起来(语言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随着正常教育的介入,他会逐渐用左脑进行思维,阅读,算术等等。
这样,他的婴幼儿阶段练成的右脑算术的能力就会逐渐消失。我以前说过,如果不消失反而是大问题,这意味着孩子的左脑发育有问题。既然这种能力会消失,当初花那么大工夫去练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甚至,这种思维习惯如果过于强大,或者家长忽视了孩子左脑的及时开发,及时提供营养。可能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诚挚希望家长朋友不要再信这些旁门左道的东西了。
就是有多大的诱惑,有人在前面进行多少神奇的表演,也不要去信那些东西。
因为那些东西很大程度只有表演价值,没有实际价值,甚至,会损害实际能力的获得。
早期教育更多应该关注的是,我们跟孩子的情感交流充分了吗?语言交流坚持了吗?给孩子读了多少书,讲了多少故事?做了多少游戏?搞了多少体育活动?
我在七年前便一直在关注杜曼的家长和孩子。七年过去了,一波波的家长不知所踪。杜曼宣称的那些神奇都烟消云散。现在应该讨论的不是杜曼能否造就神童,开发右脑,而是是不是有副作用的问题。
也许杜曼的孩子早年的时候越神奇,也就意味着他们走得弯路越大。
走的弯路越大,就意味着改正错误越艰难。
关于可能的危害,请参考会说话前大量识字会造成语言发育迟缓吗?一文
附:一些杜曼家长的思考
我的孩子从10个月开始杜曼,至今已过去9个月,每天坚持闪字卡。等发现所有的她能理解的单词都闪完了以后,开始闪三字经和唐诗。每天看大量的自制PPT。虽然她现在的词汇量非常大,虽然她(满19个月多)现在已基本能够独立朗诵出所有的自制书和PPT,虽然她现在能够很快的阅读,虽然我感觉她非常棒,但我越杜曼越害怕,因为我开始担心这种教育方法的正确性和后续的艰苦道路。
担心之一:她现在阅读的方法接近于摄像式记忆,比如,教了她“花生”这个词,她记住了这个单词的影像,而并不知道这个单词是由“花”与“生”组成,而对于“生”这样的没有特别意义的字,如果单独挑出来,她并不会读,她也只会说“花生”,或是“学生”。摄像式记忆,当我们不会的时候,我们追求她,但等她离你很近的时候,突然害怕起来,她真得科学吗?难道以后AMY阅读的方法要和别人完全不一样,每一个单词和句子只是象一个图片一样地印在脑里,而非逐字地阅读和理解。谁能给一个科学严谨的关于摄像式记忆的评价。
([萧愚]:这个问题已经谈过了。照相记忆不是一种正常的学习方式,只有表演意义)
担心之二:我的孩子现在只是19个月大而已,可她已经读了这么多的文字和小故事、三字经和部分唐诗,按照这样下去,等到了3岁,会读完唐诗三百首和其他诗歌,到上小学的时候,她到底要走什么样的路,这是一个很少部分孩子走的路。这条路太难走了。为什么我要为孩子选择这样一条路。我感觉迷茫。
现在,孩子进行闪卡,大人和孩子都觉得是一件比如吃饭和睡觉一样的普通的事。谁也不想就这样停止了,每天习惯性地让孩子快乐地摄取知识,也就那么几分钟。可是,真是担心,会不会反而耽误了孩子。
([萧愚]:可参考会说话前大量识字会造成语言发育迟缓吗?一文)
昨天回家,测试了一下孩子,发现她确实基本是背下来整个句或整个词。在白板上,写下她曾读过的长句,她迅速马上读起来,如果是不曾读过的长句,尽管她认识其中的每一个词,她也读不出来,或读不完整,需要提醒才能一点点地读完。由此推定,我觉得她会读自制书和PPT,是基本于整句的背。
([萧愚]:这种阅读方式不是正常的阅读方式。当然,如果这种能力能够保持一生,也许可能走出一条独立的人生,成为卓尔不群的照相记忆天才。可惜的是,这种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果不消失的话,反而可能意味着这个孩子出了什么问题。)
另一个家长的担心:
我就是有这么一个担心,女儿现在喜欢很快的翻书,一本书不到一分钟就可以翻完.
她翻书的过程是这样的:她看的每本书都有她喜欢的一个图,仿佛整本书就是为这一个图而看的,快速地翻到她喜欢的那一页,然后指给我看,自己也欣赏一会,然后再快速地翻完其他的.有时候她拿我给她买的书说:"念念",若我真是按照书里的内容一字一字地念,她就很不耐烦地把书扔掉,我一般都不给她念,也是快速地帮她翻,翻到她感兴趣的一页她会"叫停",然后我给她介绍一番,接着剩下的就是快速翻了.
看flash也是喜欢看快节奏的,慢悠悠的那种不喜欢,很快就会把目光转移.
我的担心是将来上学,一般情况下学校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孩子的,到时候我家女儿会不会对老师的教学失去兴趣,或者说觉得上课是浪费时间.
一位网友记录的韩国人对杜曼的看法:
在10几年前,韩国也像中国现在一样,杜曼风行。很多很多人都给孩子进行杜曼,但儿科医生说,小时候进行了杜曼的小孩,长大以后,跟平常人一样,所以没有必要进行杜曼。
我说,但中国真的有一些进行过杜曼而且有效果的人。她说,是的,是会有一些这样的孩子,但这样的孩子,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会这样。
她激动了一段时间,但还是决定不进行杜曼了。觉得没有那个必要。现在,可能在韩国人眼里,我在进行着无用功而已。毕竟这样已经是他们十几年前流行过的东西。
看的慢、看不懂,如何提升阅读效率
投资小、见效快,学习能力培训加盟
↓↓↓更好阅读体验(字体格式、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