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脑记忆论坛

右脑速读记忆方法

方法正确书就读得好

作者:龙少
2013-04-21 14:46
一个命不好又懒的人,一定很快的忘记今天我们要谈的内容——正确的读书方法。因此站在辅导地位的老师家长,应该先瞭解本文的方法,融合自身和从其他地方学来的智慧,以极缓慢的潜移默化方式,劝诱他们渐渐转变。

二、读书的基本概念(开啟无限智慧之门)

我们在上课时,要想深入瞭解老师讲解的课程,考试又要考得好,必须先瞭解我们自己。很多好的方法是从观察「婴儿如何从什麼都不会,变成像我们大人会很多东西」而发展出来的。古今的圣贤或伟大的学者,都很会把握和婴儿相处的时机,然后从他们身上学到许许多多关於我们自己的事。

婴儿刚出生时并不懂语言文字,他们记住所有接触到的东西。但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会有怕生的反应出现。从分辨熟悉与不熟悉的人之能力这一点来推论,我们的头脑最初是以图形逻辑来运作的。在人类成长过程中,学习了符号逻辑概念(即语言文字等)之后,辨识生、熟面孔的能力并未消失。因此可以推论出头脑是以图形逻辑运作的。不论是古今的科学证据也都印证了这一点。图形逻辑就是「差不多先生」的行為模式,由於允许「差不多」,因此可以迅速应用间化模式,将几乎无限多的资料统合处理。

例如我们听不很熟稔的英文会话。若我们很用心的想要听得懂对方的话,结果一定是非常洩气(和听我们所熟悉的中文不同)。我们的头脑运作的方式是:假若对方说一句话,当我们听进去后,头脑会攫取其中二、三个字,配合对方的脸部表情及肢体动作,组成图形资料和记忆库的资料比对,再倒过来猜对方在讲什麼。若我们很专心的听,想把每个字都听清楚,且要求自己要瞭解对方的用意,那麼,我们就会大失所望了。因為英文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不熟悉,所以头脑尚未建立起很好的「自动忽视大部份英文字而正确地攫取数个字」之模式,以致头脑无法顺畅地运作以正确的捕捉对方的真正意思,如此当然就不知所云了。这时我们常会以為自己英文不好而自暴自弃的退缩了。反过来说,若我们以轻鬆的心情来听对方说英文,不要求将对方的每一个字听清楚,大致上反而能瞭解对方的意思。看文章也是一洋,我们的头脑会将看在眼裡的文章,通通先记起来(当然是不论有没有看清楚),接著分散式的挑几个字或符号,组成图形架构后和记忆库的资料比对,再猜其中的意义。若我们一边看一边想要立刻瞭解内容,那将会干扰图形架构的组成以及资料比对过程,使得看文章的速度变得极為缓慢。

有趣的是,很用功的同学可能有过一种很洩气的经验,例如:班上某个不太用功的同学在考前紧张的向您求救,说他因為某种因素,要考试的地方大多没念,请你帮他恶补。也许你很不喜欢这种人,因此随便的帮他复习一下,心想这家伙必定会出糗了。可是考试成绩出来几乎让你昏倒,他的成绩竟然比你高。其原因是你虽然读了所有资料,却因未充分消化它,脑中无法将之间化成容易应用的资料,紧张时根本忘了许多重要的部份。而他只知道你帮他复习的少数重要资料,容易记住、应用及发挥,反而能得到基本的分数。

上面这几个例子告诉了我们一个极為重要的讯息:若能事事配合头脑的运作方式,则可轻鬆的达到目的,身心可以保持在愉快的高效率状态。反之,虽然努力再努力,若违反头脑运作方式,将会事事弄不懂全貌,很快就身心疲惫而放弃了。下面来谈一谈我们头脑的运作解析。

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对任何讯息的反应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接收讯息:靠眼、耳、鼻、舌、身体等接收讯号。在接收讯号时,若受到干扰,则收讯不良。对於外在的干扰因素我们不易克服或改善它们,但我们自身的干扰以及如何减少外界干扰的影响,却是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改进的。最常见又有效的方法是「速读训练」,其它的有效方法是让身心舒服(註:不是快乐)以减少身体和意识的干扰,以及提升脑部机能的训练。后两者回头再谈。此外,若能平时多作好事,例如常常有形无形的帮同学的忙而不求回报,则在相信好心会有好报的稳定心情下,许多干扰会消失其作用於无形中。

2.间化讯息、比对记忆库资料:这一点是本文的主题,马上就切入主题来谈它。

3.作出反应。作出反应也和接收讯息相似,若能不受干扰则我们的反应是相当有效的。

记不住、想不起,怎么改善记忆效果
看的慢、看不懂,如何提升阅读效率
投资小、见效快,学习能力培训加盟

↓↓↓更好阅读体验(字体格式、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