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倪婧
所在院系: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2005级
毕业中学:天津市大港第一中学
曾获奖项:天津市优秀学生干部,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天津赛区二等奖等
不管你是否相信,我从未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置身于北京大学写下这样一段文字,也许因为我曾追梦就坚信梦在远方。不知为何,刚刚过去了四个月的高考似乎已飞向了记忆中最遥远的地方,恍如隔世却又记忆犹新。曾有一位同窗说过,高三的生活促使他“从一个懵懂的小孩变成了追梦的少年”。对我来说,北京大学就是我那时的梦,高三的生活就是我追逐梦想的跑道,当我冲刺后的一瞬间,我想说:为梦搏,有何不可?
高三的经历已成为过往,被时光雕刻在心,显得弥足珍贵。我不是天资聪颖的“天才型”考生。我的高三诠释了一个叫做笨鸟先飞的故事。我在高二暑假就借来高三课本来预习并做了许多本辅导书,当然书中有很多我无法理解的地方,我也曾经试图放弃这个费时耗力的预习方法,因为单凭自己研究课本,自己很难透彻地解析书中概念的精髓之处、涉及的细节及不同概念的微小差异,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的消极情绪又频频作祟,但我认为坚持的力量才能让我实现自己的愿望,于是我约束着自己继续进行预习。不得不承认,那段时间是艰苦的,为了背下晦涩难懂的古文而在房间内踱步到深夜,为了提高作文水平各处搜集话题材料尝试多种作文形式:故事新编、网页、三棱互补法;为了提高思维发散性而尝试一题多解;常常会因为一个角度无法再进行下去而懊恼不已;为了使运算更加准确而去解决成百上千道基础性题目,耐着性子摆平自己粗心的毛病;为了攻克语法难题,划名、分层、琢磨时态;为了写出漂亮、地道的作文,逐字、逐词、逐名修改,克服“China Eglish”对自己的左右;为了思考出物理题中涉及的发生过程而长时间地“入定”无法自拔;为了完善解题步骤同一道题目誊写数遍;为了表达准确而不被扣“冤枉分”反复看书细致到小字的注解,在细节中反复“纠缠”。这种苛求式的自我训练虽然让人很疲惫,但在此之后各方面的能力却在不经意间有了很大提高,就像凤凰的涅槃,在浴火后方能重生。其实这样的训练每个人都会经历,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忠诚地面对你内心的渴望,然后扎扎实实地完成学习工作。一条有效的自我激励信息就是:如果努力拼搏也许没有与预期相符的结果,可是如果不肯为梦想而奋斗,那就肯定不会有什么收获。
其实忙里偷闲地想想,尽管高考分数在各地域有着明显的差别,但它仍在全局范围内显示着巨大的公平性。毕竟,它是人的一生能够经历的为数不多的公平选拔制度之一。既然给定了这样一个可以为梦拼搏的机会,有什么理由不为它痴狂?
除了老师的讲解,对我帮助和启迪最大的就是学习杂志了。高中时期,我订阅了《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中学生语数外(高中版)》和《考试报(高考版)》。这些杂志中很多文章都有助于对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对较难问题的详细分析和对当年高考题的解读及对下一年动态的预测。这些杂志让我对于考试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度,对题目的设计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断,让我在迷茫中找到方向。
对竞赛的投入将提高考生的思维力度,更加敏捷地判断出出题人的“心意”,对于解决高考试卷中出现的难题、怪题极为有效。对于这一点我颇有同感,通过竞赛的学习首先对于该学科会有一定的自信程度,不会再产生畏难情绪是极为有利的一个因素。
高三一年考验你的不仅是学习,还有你的心理素质,因此有人说心态是高考成功的关键。在高三的一年各科统练、模拟考中,每次发下来的排名表都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这期间有人流泪有人雀跃,一幕幕“几家欢喜几家愁”。我自己也经历过排名的迅猛下跌,郁闷过,怀疑过,失望过,还曾一度要放弃自己报考北京大学的夙愿,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老师找我谈话,自信心跌落到极点。老师始终没有找我谈话,同窗开导我说那是因为老师对我是信任的,而他们——我可爱的同学们对我的实力从不怀疑!说真的,那一刻我感动至极,在高三年级那样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他们仍肯花费时间来帮助我度过危机,这份友情和信任给我带来了力量,让我自信地呐喊:为梦搏,有何不可?
我的高三,有艰辛、有惆怅、有彷徨、有失落、有友情的鼓舞、有激荡的豪情、更有着拼搏的决心!当我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我并没有自己想像中的惊喜,因为我明白来到了北京大学这所高等学府中,我又成了那只期待飞翔的小笨鸟,一切从零开始,梦又在远方等待!
不过,我期待这样的过程。因为生活教给我一条朴素而实用的真理:为梦搏,有何不可?
------------
所在院系: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2005级
毕业中学:天津市大港第一中学
曾获奖项:天津市优秀学生干部,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天津赛区二等奖等
不管你是否相信,我从未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置身于北京大学写下这样一段文字,也许因为我曾追梦就坚信梦在远方。不知为何,刚刚过去了四个月的高考似乎已飞向了记忆中最遥远的地方,恍如隔世却又记忆犹新。曾有一位同窗说过,高三的生活促使他“从一个懵懂的小孩变成了追梦的少年”。对我来说,北京大学就是我那时的梦,高三的生活就是我追逐梦想的跑道,当我冲刺后的一瞬间,我想说:为梦搏,有何不可?
高三的经历已成为过往,被时光雕刻在心,显得弥足珍贵。我不是天资聪颖的“天才型”考生。我的高三诠释了一个叫做笨鸟先飞的故事。我在高二暑假就借来高三课本来预习并做了许多本辅导书,当然书中有很多我无法理解的地方,我也曾经试图放弃这个费时耗力的预习方法,因为单凭自己研究课本,自己很难透彻地解析书中概念的精髓之处、涉及的细节及不同概念的微小差异,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的消极情绪又频频作祟,但我认为坚持的力量才能让我实现自己的愿望,于是我约束着自己继续进行预习。不得不承认,那段时间是艰苦的,为了背下晦涩难懂的古文而在房间内踱步到深夜,为了提高作文水平各处搜集话题材料尝试多种作文形式:故事新编、网页、三棱互补法;为了提高思维发散性而尝试一题多解;常常会因为一个角度无法再进行下去而懊恼不已;为了使运算更加准确而去解决成百上千道基础性题目,耐着性子摆平自己粗心的毛病;为了攻克语法难题,划名、分层、琢磨时态;为了写出漂亮、地道的作文,逐字、逐词、逐名修改,克服“China Eglish”对自己的左右;为了思考出物理题中涉及的发生过程而长时间地“入定”无法自拔;为了完善解题步骤同一道题目誊写数遍;为了表达准确而不被扣“冤枉分”反复看书细致到小字的注解,在细节中反复“纠缠”。这种苛求式的自我训练虽然让人很疲惫,但在此之后各方面的能力却在不经意间有了很大提高,就像凤凰的涅槃,在浴火后方能重生。其实这样的训练每个人都会经历,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忠诚地面对你内心的渴望,然后扎扎实实地完成学习工作。一条有效的自我激励信息就是:如果努力拼搏也许没有与预期相符的结果,可是如果不肯为梦想而奋斗,那就肯定不会有什么收获。
其实忙里偷闲地想想,尽管高考分数在各地域有着明显的差别,但它仍在全局范围内显示着巨大的公平性。毕竟,它是人的一生能够经历的为数不多的公平选拔制度之一。既然给定了这样一个可以为梦拼搏的机会,有什么理由不为它痴狂?
除了老师的讲解,对我帮助和启迪最大的就是学习杂志了。高中时期,我订阅了《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中学生语数外(高中版)》和《考试报(高考版)》。这些杂志中很多文章都有助于对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对较难问题的详细分析和对当年高考题的解读及对下一年动态的预测。这些杂志让我对于考试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度,对题目的设计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断,让我在迷茫中找到方向。
对竞赛的投入将提高考生的思维力度,更加敏捷地判断出出题人的“心意”,对于解决高考试卷中出现的难题、怪题极为有效。对于这一点我颇有同感,通过竞赛的学习首先对于该学科会有一定的自信程度,不会再产生畏难情绪是极为有利的一个因素。
高三一年考验你的不仅是学习,还有你的心理素质,因此有人说心态是高考成功的关键。在高三的一年各科统练、模拟考中,每次发下来的排名表都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这期间有人流泪有人雀跃,一幕幕“几家欢喜几家愁”。我自己也经历过排名的迅猛下跌,郁闷过,怀疑过,失望过,还曾一度要放弃自己报考北京大学的夙愿,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老师找我谈话,自信心跌落到极点。老师始终没有找我谈话,同窗开导我说那是因为老师对我是信任的,而他们——我可爱的同学们对我的实力从不怀疑!说真的,那一刻我感动至极,在高三年级那样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他们仍肯花费时间来帮助我度过危机,这份友情和信任给我带来了力量,让我自信地呐喊:为梦搏,有何不可?
我的高三,有艰辛、有惆怅、有彷徨、有失落、有友情的鼓舞、有激荡的豪情、更有着拼搏的决心!当我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我并没有自己想像中的惊喜,因为我明白来到了北京大学这所高等学府中,我又成了那只期待飞翔的小笨鸟,一切从零开始,梦又在远方等待!
不过,我期待这样的过程。因为生活教给我一条朴素而实用的真理:为梦搏,有何不可?
------------
看的慢、看不懂,如何提升阅读效率
投资小、见效快,学习能力培训加盟
↓↓↓更好阅读体验(字体格式、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