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图相关的英文有两个词:Concept Mapping和Concept Map。前者也可以翻译为“概念构图”,强调形成概念图的过程,后者一般翻译成“概念图”,强调概图构图的结果。概念构图是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J.D. Novak)博士根据奥苏贝尔(David P. 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12]。概念图的发明人诺瓦克博士是一位学者,因此概念图有着浓厚的学术内涵。诺瓦克博士将概念图定义为:使用节点代表概念,使用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知识组织和表征工具[13]。从定义上可以清楚看出,概念图是一种知识的组织和表征工具,这种工具的特征包括:图示化、突出概念、突出概念之间的关系、突出概念之间的层次。图示化,也就是将概念之间的关系非线性化,是其与其他知识表征工具(如线性文本)的最大不同。
同样,思维导图对应的英文包括Mind Mapping 和Mind Map,前者表示构图过程,后者表示构图结果。思维导图最初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发明的一种笔记方法[14]。东尼·博赞认为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15]。思维导图的发明人东尼·博赞是一位畅销书作者,因此其著作并不追求科学的严谨性,所以至今没有看到思维导图的严格定义。根据博赞本人的定义,思维导图是一种“笔记方法”,但有很多使用者感叹“思维导图记笔记一点也不方便”。这部分是由于使用者不熟练所致,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思维导图本质的认识不够。实际上,将思维导图理解为“笔记方法”是国内引进时翻译上的一大缺陷。原著中的笔记其实对应着两个词:note taking和note making。前者可翻译为“记笔记”,是指在读书、听讲座、交流时将别人的思想记录并整理下来;后者则可翻译为“做笔记”,是指将自己的思想激发并整理出来,如写一篇论文,做一份讲稿等。从这个角度来看,思维导图的最核心目的是激发并整理思考,采用的手段是“从中心向周围发散的非线性笔记”。可以看出思维导图是针对线性笔记的不足而发明的一种新型笔记工具,与线性笔记最本质的不同也是其“非线性”。这里,我们不妨也为思维导图下个定义:思维导图是为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的可视化、非线性思维工具。
从可视化这一点上来看,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有着相同的“非线性图示”的特征,但其核心目的则明显不同,前者在于表征知识,后者在于激发和整理思考。当然,在实际应用上,概念图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很好的激发和整理思考,思维导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较好的表征知识。两者的核心差异将在后面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核心差异”一节中论述。
概念图、思维导图的“能”与“不能”
随着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应用的不断深入,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宣传更是铺天盖地,令人眼花缭乱。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尤其是思维导图一下子被包装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培训机构扯起大旗,声称他们的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培训班可以激发学员潜能,帮助学员掌握使用大脑的终极秘籍,使学员成为“全世界最聪明的人”,甚至获得“超意识”等等。罗辉在其所著《打开智慧的魔盒——思维导图、概念图应用宝典》[16]一书中更是用了“乱花渐欲迷人眼”、“故弄玄虚误大众”等来形容这一乱象及其带来的危害。一方面,我们不能轻信社会上的夸张、虚假宣传;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由于上了虚假宣传的当就弃之不用。需要做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还原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本来面目,只有这样才能理性对待、科学应用,从而达到促进教学、学习和工作的目的。
那么,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原理是什么?一方面,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两种最典型也最受欢迎的可视化认知工具,因此它们具备可视化认知工具的共同特征。笔者曾在《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17]一文提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外显的知识制品,解决了大脑工作记忆加工不足的问题,以“外存”补充“内存”,提高了思维加工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概念图和思维导图以其非线性结构,更加清晰的表征了概念(思维导图中称为“关键词”)的相互关系,促进了新旧知识的融合。连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不断优化脑中的知识网络[18]。而概念构图和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就是对大脑知识和想法进行“碎片整理”并“不断优化”的过程。
认清了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起作用的机理,也就不难分辨它们的“能”与 “不能”。诚然,概念图给出了一种实用的知识表示手段,基于这种手段,学习的效率、深度都有所提高,延伸应用到小组讨论、预习、复习、汇报、头脑风暴等,都有不错的效果,思维导图亦然。但概念图没有解决“按照什么逻辑去表征”的问题,思维导图也没有解决“如何去激发思考”和“如何去整理思维”的问题。它们都只是工具,用好了能发挥很好的效果,没有用好反面效果也会有的。事实上,我听到很多人反应,说思维导图是给“聪明人”用的,“聪明人”越用越聪明。这样的提法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不是全无道理,这主要是由于“聪明人”脑中已形成了优秀的思维模式,但思维质量不高的人由于大脑中的优秀模式不足,使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激发思考、理清思维,但对于形成新的高效模式作用并不大。因此,要想更高效的发挥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功效,从根本上提升思维的质量,对使用者进行思维技能的训练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比较: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核心差异
前面论述了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核心共同点,可以用“可视化”、“非线性”和“认知工具”来概括。事实上,“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关系一直被争论,存在着“等同论”、“不同论”和“无需区分论”[19][20][21],2004年以前,国内较多文章认为两者完全一样,只是名称不同而已。2004年,赵国庆和陆志坚[22]对二者进行了辨析,认为其在历史渊源、定义、对知识的表达能力、创作方法、表现形式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其后,将二者加以区分的研究呈现上升的趋势。2006年,杨凌从定义、知识表征的方式、创作的方法等角度进行了比较[23]。Davies则对概念图、思维导图和论证图(argument mapping)这三种不同的认知工具进行了深入的比较[24]。但另一方面,将二者混同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还比较严重。
随着笔者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应用和理解的不断深入,二者的差异在使用中也显得越来越清晰。因此,在这里对2004年的辨析做一定的补充和修正。笔者认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核心差异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目的不同。概念图的目的是表征知识,思维导图的目的是激发和整理思考。直接目的的不同也就引起了各自在对方功能领域显得要弱一些。如概念图在激发和整理思考方面没有思维导图方便高效,思维导图在表征知识方面也没有概念图清晰完备。
(2)理论依据不同。概念图以认知心理学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强调学习是新旧知识的连接。思维导图则以神经心理学为依据,认为思维是神经元及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这就导致概念图极其重视连接和连接词,而思维导图则注重颜色、线条、联想、想像。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各自的关键特征也就存在着差异,概念图可以用概念、关系、连接词、命题、层次等描述,思维导图则可以用节点、分枝、颜色、图标、代码等来描述。概念图的连接词、命题等关键特征思维导图并不关心,而思维导图的颜色、图标、代码等特征概念图也不关心。
(3)评判标准不同。概念图表征的是客观的知识体系,有对错之分;思维导图反映的是主观的想法,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无对错之分。所以,概念图可以作为评价工具,甚至有学者提出以专家图作为评价的依据;但思维导图是无法给出个评价的专家图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要进行思维的激发、整理等一般性工作时,思维导图是合适也是能胜任的;但在概念较多且关系复杂的情况下,概念图更能深刻的表示知识体系及其内部关系
同样,思维导图对应的英文包括Mind Mapping 和Mind Map,前者表示构图过程,后者表示构图结果。思维导图最初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发明的一种笔记方法[14]。东尼·博赞认为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15]。思维导图的发明人东尼·博赞是一位畅销书作者,因此其著作并不追求科学的严谨性,所以至今没有看到思维导图的严格定义。根据博赞本人的定义,思维导图是一种“笔记方法”,但有很多使用者感叹“思维导图记笔记一点也不方便”。这部分是由于使用者不熟练所致,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思维导图本质的认识不够。实际上,将思维导图理解为“笔记方法”是国内引进时翻译上的一大缺陷。原著中的笔记其实对应着两个词:note taking和note making。前者可翻译为“记笔记”,是指在读书、听讲座、交流时将别人的思想记录并整理下来;后者则可翻译为“做笔记”,是指将自己的思想激发并整理出来,如写一篇论文,做一份讲稿等。从这个角度来看,思维导图的最核心目的是激发并整理思考,采用的手段是“从中心向周围发散的非线性笔记”。可以看出思维导图是针对线性笔记的不足而发明的一种新型笔记工具,与线性笔记最本质的不同也是其“非线性”。这里,我们不妨也为思维导图下个定义:思维导图是为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的可视化、非线性思维工具。
从可视化这一点上来看,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有着相同的“非线性图示”的特征,但其核心目的则明显不同,前者在于表征知识,后者在于激发和整理思考。当然,在实际应用上,概念图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很好的激发和整理思考,思维导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较好的表征知识。两者的核心差异将在后面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核心差异”一节中论述。
概念图、思维导图的“能”与“不能”
随着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应用的不断深入,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宣传更是铺天盖地,令人眼花缭乱。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尤其是思维导图一下子被包装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培训机构扯起大旗,声称他们的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培训班可以激发学员潜能,帮助学员掌握使用大脑的终极秘籍,使学员成为“全世界最聪明的人”,甚至获得“超意识”等等。罗辉在其所著《打开智慧的魔盒——思维导图、概念图应用宝典》[16]一书中更是用了“乱花渐欲迷人眼”、“故弄玄虚误大众”等来形容这一乱象及其带来的危害。一方面,我们不能轻信社会上的夸张、虚假宣传;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由于上了虚假宣传的当就弃之不用。需要做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还原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本来面目,只有这样才能理性对待、科学应用,从而达到促进教学、学习和工作的目的。
那么,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原理是什么?一方面,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两种最典型也最受欢迎的可视化认知工具,因此它们具备可视化认知工具的共同特征。笔者曾在《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17]一文提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外显的知识制品,解决了大脑工作记忆加工不足的问题,以“外存”补充“内存”,提高了思维加工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概念图和思维导图以其非线性结构,更加清晰的表征了概念(思维导图中称为“关键词”)的相互关系,促进了新旧知识的融合。连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不断优化脑中的知识网络[18]。而概念构图和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就是对大脑知识和想法进行“碎片整理”并“不断优化”的过程。
认清了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起作用的机理,也就不难分辨它们的“能”与 “不能”。诚然,概念图给出了一种实用的知识表示手段,基于这种手段,学习的效率、深度都有所提高,延伸应用到小组讨论、预习、复习、汇报、头脑风暴等,都有不错的效果,思维导图亦然。但概念图没有解决“按照什么逻辑去表征”的问题,思维导图也没有解决“如何去激发思考”和“如何去整理思维”的问题。它们都只是工具,用好了能发挥很好的效果,没有用好反面效果也会有的。事实上,我听到很多人反应,说思维导图是给“聪明人”用的,“聪明人”越用越聪明。这样的提法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不是全无道理,这主要是由于“聪明人”脑中已形成了优秀的思维模式,但思维质量不高的人由于大脑中的优秀模式不足,使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激发思考、理清思维,但对于形成新的高效模式作用并不大。因此,要想更高效的发挥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功效,从根本上提升思维的质量,对使用者进行思维技能的训练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比较: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核心差异
前面论述了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核心共同点,可以用“可视化”、“非线性”和“认知工具”来概括。事实上,“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关系一直被争论,存在着“等同论”、“不同论”和“无需区分论”[19][20][21],2004年以前,国内较多文章认为两者完全一样,只是名称不同而已。2004年,赵国庆和陆志坚[22]对二者进行了辨析,认为其在历史渊源、定义、对知识的表达能力、创作方法、表现形式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其后,将二者加以区分的研究呈现上升的趋势。2006年,杨凌从定义、知识表征的方式、创作的方法等角度进行了比较[23]。Davies则对概念图、思维导图和论证图(argument mapping)这三种不同的认知工具进行了深入的比较[24]。但另一方面,将二者混同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还比较严重。
随着笔者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应用和理解的不断深入,二者的差异在使用中也显得越来越清晰。因此,在这里对2004年的辨析做一定的补充和修正。笔者认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核心差异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目的不同。概念图的目的是表征知识,思维导图的目的是激发和整理思考。直接目的的不同也就引起了各自在对方功能领域显得要弱一些。如概念图在激发和整理思考方面没有思维导图方便高效,思维导图在表征知识方面也没有概念图清晰完备。
(2)理论依据不同。概念图以认知心理学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强调学习是新旧知识的连接。思维导图则以神经心理学为依据,认为思维是神经元及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这就导致概念图极其重视连接和连接词,而思维导图则注重颜色、线条、联想、想像。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各自的关键特征也就存在着差异,概念图可以用概念、关系、连接词、命题、层次等描述,思维导图则可以用节点、分枝、颜色、图标、代码等来描述。概念图的连接词、命题等关键特征思维导图并不关心,而思维导图的颜色、图标、代码等特征概念图也不关心。
(3)评判标准不同。概念图表征的是客观的知识体系,有对错之分;思维导图反映的是主观的想法,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无对错之分。所以,概念图可以作为评价工具,甚至有学者提出以专家图作为评价的依据;但思维导图是无法给出个评价的专家图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要进行思维的激发、整理等一般性工作时,思维导图是合适也是能胜任的;但在概念较多且关系复杂的情况下,概念图更能深刻的表示知识体系及其内部关系
看的慢、看不懂,如何提升阅读效率
投资小、见效快,学习能力培训加盟
↓↓↓更好阅读体验(字体格式、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