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天才从胎教开始(5)
胎儿从丰富的对话中学习语言 以前人们常说,要培养出聪明的孩子,从他刚一出生,就要和他进行丰富的语言交流。如今,这种方法也落伍了。当父母认识到胎儿已经具备心智后,就应当开始和胎儿进行交流了。 在育儿的过程中,不能将目标设定为培养出一个知识渊博的孩子。最重要的一点是母子心灵相通,培养母子一体感。 想成为育儿高手,培养出智力超群的孩子,妈妈必须做到以下4点: 1. 注意与孩子进行心灵的交流。 2. 和孩子交流时,要面带笑容、饱含深情。 3. 要有耐心。 4. 妈妈自己有丰富的感情,与孩子交流时,语言要丰富。 胎儿在子宫里时就已经开始学习语言了。如果母亲没能认识到这一点,在整个怀孕期间,几乎不和胎儿说话,那么孩子出生前就不可能学到任何语言。 法国的声学权威、心理语言学家阿尔弗雷德•托马提斯说:“胎儿通过在子宫内感知到母亲的声音来学习语言。这一时期是语言的积累期。语言能力也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如果因为家里人少,妈妈几乎整天不说话,或者胎儿听到的声音只是电视的噪音、夫妻吵架的怒骂声,那么他是学不到语言的。 学习语言时发挥重要作用的是视丘。耳朵在收集信息后,通过神经回路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在这一过程中,各种信息在视丘会合。视丘的作用是选择要听哪些信息、不听哪些信息,也就是说人对某些信息的接受或拒绝都是由视丘支配的。 假如进入胎儿耳朵的都是没有感情的、充斥着紧张情绪的信息,胎儿就会关闭视丘的功能,继而对语言,甚至对与社会的沟通和交流,产生拒绝的态度。 现在,有自闭倾向的孩子越来越多,我认为这与父母对胎儿语言学习的认识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这并不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唯一原因。 胎儿什么都懂 胎儿在1个月大时,就能明白母亲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此时胎儿的“心”在发挥着作用,其作用能超越语言。1个月大的胎儿当然不可能听懂语言,那么他为什么能明白母亲在想什么、说什么呢? 这就是“心”的作用。“心”的作用是一种心灵感应,它无需语言表达。胎儿具有接受心灵感应的回路。 胎儿不仅具备心灵感应这种信息通道,还具备能看到图像的想象通道。如果父母经常对腹中的胎儿说话,胎儿甚至能看到父母的脸。 人们往往将这种能力称为ESP,但这绝不是什么超能力,这是每个胎儿都具备的、天生的“五感”。只不过这种“五感”和我们大人通常使用的五感不同。以往人们把它称为“内在五感”,它是右脑发挥作用时的一种感觉。当胎儿还在妈妈腹中时,右脑就已经开始工作了。 胎儿常常做梦,他们并非是在黑暗中什么都看不到(当然这需要父母的帮助)。胎儿右脑的内在五感在发挥着作用,使他具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很多读者在写给我的信中,都提到了类似的事情。这里,我举一个例子。 关于ESP,我想向您汇报一下有关胎儿时期的记忆问题。这使我对于ESP的观点发生了变化。 回到家后,我对我先生说:“听说腹中的胎儿能看到爸爸的脸,而且还听得到声音。”
我先生问:“通过妈妈的眼睛吗?”“不是。电视上不是经常播放ESP或超能力的节目吗?比如在某个地方或是某个房间里能看到、听到或知道别的地方发生的事。所谓超能力其实是右脑在工作,同样,胎儿的右脑也运转得很好,不受子宫壁和母亲皮肤的阻碍。”这时,我先生问一旁的女儿:“你知道爸爸对你说过‘宝宝,我是爸爸’吗?”1岁10个月大的女儿使劲儿点着头:“嗯!”说话的同时,还把双手伸到面前,这个姿势恰好和我先生当时对腹中的女儿说话时的姿势完全一样。
第一章天才从胎教开始(6)
我和先生面面相觑。 东京都A.S.
如果在怀孕时期,父母与胎儿进行心灵交流、语言交流,传递关爱和图像,胎儿是能够接收到这些信息的。 母亲的负面想法会影响胎儿的健康成长 怀孕中的准妈妈如果认识不到胎儿的右脑能力,向胎儿传递过多的紧张情绪,就容易生出爱哭、情绪不好、容易腹泻的孩子。准妈妈将紧张情绪传递给胎儿,会造成胎儿脑功能异常,使得胎儿植物性神经系统出现问题,激素分泌失衡,发育不正常。 有一个公式叫做派尔波蒂公式(自我形成公式),荷兰的精神科医生里蒂尔特•派尔波蒂认为:“如果母亲没有向胎儿传递关爱、给予胎儿精神支持,那么胎儿会因为缺少母爱而陷入忧郁状态,变成一个不懂感情的孩子。这种后遗症的表现为,孩子16岁过后,依然精神散漫,集中力差。”
受到母亲的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对外界的反应、性格和才能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在这段无意识时期中形成的记忆,会对遗传基因RNA造成影响,这就是所谓的体内记忆。胎儿并不像人们以前认为的那样,不具备交流的能力,实际上他们能够明白父母的想法。 由于孩子的心智和性格的基础在母亲怀孕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因此,如果在这一时期受到心灵创伤,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这一时期父母和孩子是通过心灵感应来交流的,如果能建立起良好的母子关系,就能为孩子形成良好的心智和性格打下基础,也会对今后的育儿过程产生积极影响。相反,如果这一时期没有形成良好的母子关系,那么在育儿过程中会出现堆积如山的问题,父母不得不为矫正孩子乖僻的性格而费尽周折。 B女士为刚出生2周的宝宝大伤脑筋,她的宝宝总是哭闹,而且不吃她的奶水。B女士明明认真地进行了胎教,为什么宝宝还会出现这样的反应呢? 突然B女士回忆起了分娩时的一件事。 她和她的先生都希望生一个女儿,但这次又生了个男孩。宝宝出生时,夫妇二人曾有过这样的对话:“又是个男孩啊。我还以为是个女孩呢。”
想起这件事后,B女士向宝宝道歉:“男孩也很好啊。爸爸妈妈有了你,非常开心啊。”听了这话后,宝宝不再哭闹,也开始吃她的奶水了。 以前B女士的先生一抱宝宝,宝宝会哭得更凶,他也道歉后,宝宝终于乖乖地躺在爸爸怀里了。 如果没有发现问题的根源,任其发展下去,恐怕这个宝宝会成为一个忧郁、敏感、爱哭闹的小孩。 NHK电视台曾播出过一个节目,叫做《零岁信息》。在这个节目中,播出了夫妻吵架时或母亲看了恐怖的电视节目受到强烈刺激时,胎儿在母亲的腹中发生痉挛的镜头。 因为胎儿在受到刺激时体内会分泌儿茶酚胺,又被称为恐怖激素或不安激素,一旦这种激素大量分泌,胎儿就会无缘无故地感到不安,受到心灵创伤(精神创伤)。经常受到这种刺激的胎儿出生后就会爱哭闹。 一般来说,残障儿童都有精神创伤。这种心灵的创伤必须通过“拥抱法”来进行治疗。由于心灵受到创伤,这些孩子会将心灵关闭起来,导致智力也无法得到提高。 实际上,母亲负面的想法也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这些负面想法会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孩子出生后往往爱哭闹、学习能力差、大脑不灵活。 比如,如果母亲因为在怀孕时呕吐,而产生不想要这个孩子的想法,疏于向孩子传递关爱,那么孩子出生后就会爱哭闹,习惯于将自己的心灵封闭起来,不接受母亲的关爱。这种孩子因为和母亲产生隔阂,会变得不喜欢学习、记忆力差。 那么人是在什么时候有“心”的呢?我认为从受孕的一瞬间,人就有了“心”。精子和卵子都有“心”,万物皆有“心”。 今天人们对胎儿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都知道一个月大的胎儿是有“心”的。这已经成为了常识。而实际上受精卵就已经有了“心”,“心”能够超越脑、超越时空。 许多医学家都指出,大脑还未发育完全的一两个月大的胎儿已经具备了“心”。同时,我们也知道,人莫名的孤独感实际上起因于胎儿时期,心理问题和孤独感是造成育儿难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的孩子有心灵创伤,那么请紧紧拥抱孩子,注视着他,为他在胎儿时期感受到的寂寞、痛苦和悲伤道歉;同时,饱含深情地告诉他,现在你是多么爱他。越来越多的妈妈发现孩子因此有了改变,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曾给孩子带去多么痛苦的记忆。 在育儿中遇到困难时,请试试让孩子的“心”回到胎儿时期。 了解胎儿脑的发育 育儿要从胎教开始,但如果你不了解胎儿是如何在母体中成长发育的,就容易生下有心灵创伤的孩子。 胎儿是怎样成长的呢?特别是胎儿的脑是怎样成长发育的呢? 胎儿时期,脑是从卵子受精后的第三周开始发育的。人类的脑(如下页图所示)有三重构造,最先形成的是最下面的脑干(古皮层,又称爬虫类脑),然后形成上面的旧皮层(又称哺乳类脑),最后形成最上面的新皮层(又称灵长类脑)。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脑干。脑干从下往上由4部分构成,分别是延髓、脑桥、中脑和间脑,最上面的间脑是脑干的中心,是司令部。间脑在卵子受精后3周就已经形成,此后胎儿的发育都是按照脑干下达的命令来执行。 间脑由视丘和视丘下部组成,在间脑下方有一个蚕豆大的脑垂体。了解视丘下部和脑垂体的功能,对育儿很有帮助。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视丘下部的功能。 视丘下部是植物性神经系统工作的基础,负责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它是与左脑关系最为密切的地方,控制着人的意识。如果视丘下部不能很好地工作,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就不能顺利地发挥作用。有的孩子不能顺利地开口说话,就是因为视丘下部的功能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同时,视丘下部具有连接意识和身体功能的作用,使它们能正常地工作。 视丘正常工作是视丘下部发挥功能的首要条件。 视丘是脑的所有神经会合的重要场所。也就是说,视丘汇集了从眼睛、耳朵等收集的所有信息。视丘能决定接收还是拒绝这些信息。 如果妈妈对胎儿有负面的想法,胎儿收到的信息就是负面信息,他便会关闭视丘的功能。由于输入信息的平台被关闭了,胎儿就不能良好地发育。 视丘下部控制着五感,对所有事物进行判断。它是思维、直觉、情感、感觉的发源地,同时还连接着深层意识。 脑垂体作为调节激素的器官被人们所熟知。怀孕3个月后,胎儿的脑垂体就已经形成,并开始分泌激素,激素能促进胎儿的成长。胎儿的头是激素分泌的集中区域,5个月大的胎儿能分泌比妈妈多10倍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这种激素能调节蛋白质、糖和血的成分,如果不分泌这种激素,胎儿便会猝死。胎儿通过脑垂体的功能来调节激素,还能影响母体,决定分娩的时间,控制分娩的进行。 在怀孕的后半期,胎儿会大量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DHA,它们进入胎盘中会变为雌激素,能引起母体的阵痛,软化子宫颈口,也就是说控制分娩的是胎儿自身。胎儿能保护母体,控制自身,控制分娩的整个过程。
第一章天才从胎教开始(7)
然而,如果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出现异常,胎儿的发育便会受到影响。脑具有自主训练系统和激素系统这两种信息系统,如果它们出现问题,脑的功能也会出现问题,间脑的功能和“心”的功能就会出现异常。 分娩前,为避免胎儿脑的发育出现问题,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下面我列举一些会妨碍胎儿脑发育的因素。 1. 负面的想法。母亲的负面想法会使胎儿视丘的功能出现问题。 2. 自来水。现在的自来水是被污染的、不安全的,含有致癌物质等有害物质。直接饮用自来水,会对胎儿赖以成长的环境——羊水造成污染。 3. 盐。现在的盐不同于以前的盐,以前的盐保留了海水的成分,矿物质均衡,对生命的孕育大有好处,而现在的盐经过化学加工,会降低生命力。所以应尽量食用天然盐。 4. 电磁波。电磁波会直击胎儿的脑,破坏间脑的功能。因此,孕妇不要使用电热毯。 5.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会破坏脑的功能,应尽量食用自己制作的纯天然食品。 6. 肉食。尽量食用素食而不是肉食。素食能使人的血液保持干净,糙米不会使脑受到有毒物质的侵害,能保护胎儿的脑。另外,饮用牛奶也要慎重。 7. 糖分摄入过多也不好,应控制摄入量。 8. 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影响胎儿脑的功能。 关于以上几点在第四章中会详细讲述。 要从胎儿期开始开发右脑 人的右脑具备不可思议的、尚未开发出来的能力。胎儿时期右脑开发得越好,越能培养出具备出色能力的孩子。 右脑具有透视及预知、不通过语言进行交流、瞬间记忆所见所闻、瞬间完成复杂运算以及由想象产生的飞跃式创造等能力。左脑是语言脑,而右脑在语言出现以前发挥作用,具有来源于想象的思考力和记忆力。 可以说,右脑是在胎儿时期开启的,而作为语言脑的左脑,其发育远远迟于右脑。要想将宝宝培养成天才,父母必须考虑在胎儿时期就进行右脑教育。胎儿能听懂爸爸的话,甚至能看到爸爸的脸。 在胎儿时期常常与胎儿对话的父母一定要在孩子两三岁时,问问孩子的胎内记忆,有的孩子甚至说能看到爸爸的脸,这很令人惊讶吧。 很多妈妈都在信中都提到了类似的事。 美国的斯瑟蒂克夫妇通过胎教,培育出了4个天才儿童。斯瑟蒂克太太在怀孕5个月时,就通过想象与腹中的宝宝对话。斯瑟蒂克先生告诉太太,在额头处通过想象向胎儿传递爸爸的图像,就能使图像呈现在胎儿的额头处,胎儿就能看见爸爸。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传递图画或文字图像。斯瑟蒂克夫妇的长女7个月就能识字,1岁时能读懂初中水平的书,看过的生词立刻就能记住。对这些孩子来说,这只是复习胎内学过的东西而已。 妈妈们的成功育儿经验 妈妈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胎教吗? 我认为可以。妈妈抚摸着肚子,饱含深情地和胎儿对话本身就是很好的胎教,但你还需要注意几点。 不要认为胎教就是向胎儿灌输知识。妈妈从知道怀孕时起,就要开始与腹中的宝宝进行心灵交流。因此,妈妈必须做很多事情,比如要运用语言向宝宝传递关爱,让宝宝开心等。 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时,已经能够学习语言了。胎儿时期没有学习过语言的孩子出生后往往会在学语言时遇到困难。法国的语言学家阿尔弗雷德•托马提斯博士认为,胎儿在胎内听到的来自于妈妈的语言将会成为其语言的母体,他指出,妈妈与胎儿进行丰富的语言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位妈妈的成功育儿经验。 当医生告诉我“结果呈阳性,你怀孕了”时,我高兴地笑了起来。从那时起,我成了一位准妈妈。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虽然从医院到家只有5分钟的路程,但为了防止摔跤,我还是小心翼翼地行动。遗憾的是,当时我并不知道七田式胎教法和杜曼法,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胎教。 胎教是从祈祷开始的。每天早晚,我都发自内心地向家里供奉的神祈祷:“让宝宝成为身体健康、体力充沛、心地善良、性格开朗、人缘好、能肩负起21世纪重任的人吧。”我厚着脸皮许下了很多愿望。 接下来,是和宝宝对话。自始至终,我都不自觉地和宝宝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我先生一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等我的肚子逐渐鼓起来时,他会在出门前、回家后或洗澡时对着我的肚子说:“我是爸爸,你还好吧,要做个乖孩子哟。”
从这时起,我先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买来对胎教有帮助的古典音乐CD和催眠曲让宝宝听。洗澡时,我们除了和宝宝对话,还教她数数,轻拍肚子一下,告诉她是“1”,拍两下,告诉她是“2”。之后才知道我们这些无意中的做法和七田老师所讲的内容相同,真的太感谢我先生了。
记不住、想不起,怎么改善记忆效果
胎儿从丰富的对话中学习语言 以前人们常说,要培养出聪明的孩子,从他刚一出生,就要和他进行丰富的语言交流。如今,这种方法也落伍了。当父母认识到胎儿已经具备心智后,就应当开始和胎儿进行交流了。 在育儿的过程中,不能将目标设定为培养出一个知识渊博的孩子。最重要的一点是母子心灵相通,培养母子一体感。 想成为育儿高手,培养出智力超群的孩子,妈妈必须做到以下4点: 1. 注意与孩子进行心灵的交流。 2. 和孩子交流时,要面带笑容、饱含深情。 3. 要有耐心。 4. 妈妈自己有丰富的感情,与孩子交流时,语言要丰富。 胎儿在子宫里时就已经开始学习语言了。如果母亲没能认识到这一点,在整个怀孕期间,几乎不和胎儿说话,那么孩子出生前就不可能学到任何语言。 法国的声学权威、心理语言学家阿尔弗雷德•托马提斯说:“胎儿通过在子宫内感知到母亲的声音来学习语言。这一时期是语言的积累期。语言能力也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如果因为家里人少,妈妈几乎整天不说话,或者胎儿听到的声音只是电视的噪音、夫妻吵架的怒骂声,那么他是学不到语言的。 学习语言时发挥重要作用的是视丘。耳朵在收集信息后,通过神经回路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在这一过程中,各种信息在视丘会合。视丘的作用是选择要听哪些信息、不听哪些信息,也就是说人对某些信息的接受或拒绝都是由视丘支配的。 假如进入胎儿耳朵的都是没有感情的、充斥着紧张情绪的信息,胎儿就会关闭视丘的功能,继而对语言,甚至对与社会的沟通和交流,产生拒绝的态度。 现在,有自闭倾向的孩子越来越多,我认为这与父母对胎儿语言学习的认识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这并不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唯一原因。 胎儿什么都懂 胎儿在1个月大时,就能明白母亲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此时胎儿的“心”在发挥着作用,其作用能超越语言。1个月大的胎儿当然不可能听懂语言,那么他为什么能明白母亲在想什么、说什么呢? 这就是“心”的作用。“心”的作用是一种心灵感应,它无需语言表达。胎儿具有接受心灵感应的回路。 胎儿不仅具备心灵感应这种信息通道,还具备能看到图像的想象通道。如果父母经常对腹中的胎儿说话,胎儿甚至能看到父母的脸。 人们往往将这种能力称为ESP,但这绝不是什么超能力,这是每个胎儿都具备的、天生的“五感”。只不过这种“五感”和我们大人通常使用的五感不同。以往人们把它称为“内在五感”,它是右脑发挥作用时的一种感觉。当胎儿还在妈妈腹中时,右脑就已经开始工作了。 胎儿常常做梦,他们并非是在黑暗中什么都看不到(当然这需要父母的帮助)。胎儿右脑的内在五感在发挥着作用,使他具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很多读者在写给我的信中,都提到了类似的事情。这里,我举一个例子。 关于ESP,我想向您汇报一下有关胎儿时期的记忆问题。这使我对于ESP的观点发生了变化。 回到家后,我对我先生说:“听说腹中的胎儿能看到爸爸的脸,而且还听得到声音。”
我先生问:“通过妈妈的眼睛吗?”“不是。电视上不是经常播放ESP或超能力的节目吗?比如在某个地方或是某个房间里能看到、听到或知道别的地方发生的事。所谓超能力其实是右脑在工作,同样,胎儿的右脑也运转得很好,不受子宫壁和母亲皮肤的阻碍。”这时,我先生问一旁的女儿:“你知道爸爸对你说过‘宝宝,我是爸爸’吗?”1岁10个月大的女儿使劲儿点着头:“嗯!”说话的同时,还把双手伸到面前,这个姿势恰好和我先生当时对腹中的女儿说话时的姿势完全一样。
第一章天才从胎教开始(6)
我和先生面面相觑。 东京都A.S.
如果在怀孕时期,父母与胎儿进行心灵交流、语言交流,传递关爱和图像,胎儿是能够接收到这些信息的。 母亲的负面想法会影响胎儿的健康成长 怀孕中的准妈妈如果认识不到胎儿的右脑能力,向胎儿传递过多的紧张情绪,就容易生出爱哭、情绪不好、容易腹泻的孩子。准妈妈将紧张情绪传递给胎儿,会造成胎儿脑功能异常,使得胎儿植物性神经系统出现问题,激素分泌失衡,发育不正常。 有一个公式叫做派尔波蒂公式(自我形成公式),荷兰的精神科医生里蒂尔特•派尔波蒂认为:“如果母亲没有向胎儿传递关爱、给予胎儿精神支持,那么胎儿会因为缺少母爱而陷入忧郁状态,变成一个不懂感情的孩子。这种后遗症的表现为,孩子16岁过后,依然精神散漫,集中力差。”
受到母亲的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对外界的反应、性格和才能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在这段无意识时期中形成的记忆,会对遗传基因RNA造成影响,这就是所谓的体内记忆。胎儿并不像人们以前认为的那样,不具备交流的能力,实际上他们能够明白父母的想法。 由于孩子的心智和性格的基础在母亲怀孕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因此,如果在这一时期受到心灵创伤,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这一时期父母和孩子是通过心灵感应来交流的,如果能建立起良好的母子关系,就能为孩子形成良好的心智和性格打下基础,也会对今后的育儿过程产生积极影响。相反,如果这一时期没有形成良好的母子关系,那么在育儿过程中会出现堆积如山的问题,父母不得不为矫正孩子乖僻的性格而费尽周折。 B女士为刚出生2周的宝宝大伤脑筋,她的宝宝总是哭闹,而且不吃她的奶水。B女士明明认真地进行了胎教,为什么宝宝还会出现这样的反应呢? 突然B女士回忆起了分娩时的一件事。 她和她的先生都希望生一个女儿,但这次又生了个男孩。宝宝出生时,夫妇二人曾有过这样的对话:“又是个男孩啊。我还以为是个女孩呢。”
想起这件事后,B女士向宝宝道歉:“男孩也很好啊。爸爸妈妈有了你,非常开心啊。”听了这话后,宝宝不再哭闹,也开始吃她的奶水了。 以前B女士的先生一抱宝宝,宝宝会哭得更凶,他也道歉后,宝宝终于乖乖地躺在爸爸怀里了。 如果没有发现问题的根源,任其发展下去,恐怕这个宝宝会成为一个忧郁、敏感、爱哭闹的小孩。 NHK电视台曾播出过一个节目,叫做《零岁信息》。在这个节目中,播出了夫妻吵架时或母亲看了恐怖的电视节目受到强烈刺激时,胎儿在母亲的腹中发生痉挛的镜头。 因为胎儿在受到刺激时体内会分泌儿茶酚胺,又被称为恐怖激素或不安激素,一旦这种激素大量分泌,胎儿就会无缘无故地感到不安,受到心灵创伤(精神创伤)。经常受到这种刺激的胎儿出生后就会爱哭闹。 一般来说,残障儿童都有精神创伤。这种心灵的创伤必须通过“拥抱法”来进行治疗。由于心灵受到创伤,这些孩子会将心灵关闭起来,导致智力也无法得到提高。 实际上,母亲负面的想法也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这些负面想法会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孩子出生后往往爱哭闹、学习能力差、大脑不灵活。 比如,如果母亲因为在怀孕时呕吐,而产生不想要这个孩子的想法,疏于向孩子传递关爱,那么孩子出生后就会爱哭闹,习惯于将自己的心灵封闭起来,不接受母亲的关爱。这种孩子因为和母亲产生隔阂,会变得不喜欢学习、记忆力差。 那么人是在什么时候有“心”的呢?我认为从受孕的一瞬间,人就有了“心”。精子和卵子都有“心”,万物皆有“心”。 今天人们对胎儿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都知道一个月大的胎儿是有“心”的。这已经成为了常识。而实际上受精卵就已经有了“心”,“心”能够超越脑、超越时空。 许多医学家都指出,大脑还未发育完全的一两个月大的胎儿已经具备了“心”。同时,我们也知道,人莫名的孤独感实际上起因于胎儿时期,心理问题和孤独感是造成育儿难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的孩子有心灵创伤,那么请紧紧拥抱孩子,注视着他,为他在胎儿时期感受到的寂寞、痛苦和悲伤道歉;同时,饱含深情地告诉他,现在你是多么爱他。越来越多的妈妈发现孩子因此有了改变,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曾给孩子带去多么痛苦的记忆。 在育儿中遇到困难时,请试试让孩子的“心”回到胎儿时期。 了解胎儿脑的发育 育儿要从胎教开始,但如果你不了解胎儿是如何在母体中成长发育的,就容易生下有心灵创伤的孩子。 胎儿是怎样成长的呢?特别是胎儿的脑是怎样成长发育的呢? 胎儿时期,脑是从卵子受精后的第三周开始发育的。人类的脑(如下页图所示)有三重构造,最先形成的是最下面的脑干(古皮层,又称爬虫类脑),然后形成上面的旧皮层(又称哺乳类脑),最后形成最上面的新皮层(又称灵长类脑)。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脑干。脑干从下往上由4部分构成,分别是延髓、脑桥、中脑和间脑,最上面的间脑是脑干的中心,是司令部。间脑在卵子受精后3周就已经形成,此后胎儿的发育都是按照脑干下达的命令来执行。 间脑由视丘和视丘下部组成,在间脑下方有一个蚕豆大的脑垂体。了解视丘下部和脑垂体的功能,对育儿很有帮助。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视丘下部的功能。 视丘下部是植物性神经系统工作的基础,负责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它是与左脑关系最为密切的地方,控制着人的意识。如果视丘下部不能很好地工作,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就不能顺利地发挥作用。有的孩子不能顺利地开口说话,就是因为视丘下部的功能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同时,视丘下部具有连接意识和身体功能的作用,使它们能正常地工作。 视丘正常工作是视丘下部发挥功能的首要条件。 视丘是脑的所有神经会合的重要场所。也就是说,视丘汇集了从眼睛、耳朵等收集的所有信息。视丘能决定接收还是拒绝这些信息。 如果妈妈对胎儿有负面的想法,胎儿收到的信息就是负面信息,他便会关闭视丘的功能。由于输入信息的平台被关闭了,胎儿就不能良好地发育。 视丘下部控制着五感,对所有事物进行判断。它是思维、直觉、情感、感觉的发源地,同时还连接着深层意识。 脑垂体作为调节激素的器官被人们所熟知。怀孕3个月后,胎儿的脑垂体就已经形成,并开始分泌激素,激素能促进胎儿的成长。胎儿的头是激素分泌的集中区域,5个月大的胎儿能分泌比妈妈多10倍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这种激素能调节蛋白质、糖和血的成分,如果不分泌这种激素,胎儿便会猝死。胎儿通过脑垂体的功能来调节激素,还能影响母体,决定分娩的时间,控制分娩的进行。 在怀孕的后半期,胎儿会大量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DHA,它们进入胎盘中会变为雌激素,能引起母体的阵痛,软化子宫颈口,也就是说控制分娩的是胎儿自身。胎儿能保护母体,控制自身,控制分娩的整个过程。
第一章天才从胎教开始(7)
然而,如果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出现异常,胎儿的发育便会受到影响。脑具有自主训练系统和激素系统这两种信息系统,如果它们出现问题,脑的功能也会出现问题,间脑的功能和“心”的功能就会出现异常。 分娩前,为避免胎儿脑的发育出现问题,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下面我列举一些会妨碍胎儿脑发育的因素。 1. 负面的想法。母亲的负面想法会使胎儿视丘的功能出现问题。 2. 自来水。现在的自来水是被污染的、不安全的,含有致癌物质等有害物质。直接饮用自来水,会对胎儿赖以成长的环境——羊水造成污染。 3. 盐。现在的盐不同于以前的盐,以前的盐保留了海水的成分,矿物质均衡,对生命的孕育大有好处,而现在的盐经过化学加工,会降低生命力。所以应尽量食用天然盐。 4. 电磁波。电磁波会直击胎儿的脑,破坏间脑的功能。因此,孕妇不要使用电热毯。 5.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会破坏脑的功能,应尽量食用自己制作的纯天然食品。 6. 肉食。尽量食用素食而不是肉食。素食能使人的血液保持干净,糙米不会使脑受到有毒物质的侵害,能保护胎儿的脑。另外,饮用牛奶也要慎重。 7. 糖分摄入过多也不好,应控制摄入量。 8. 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影响胎儿脑的功能。 关于以上几点在第四章中会详细讲述。 要从胎儿期开始开发右脑 人的右脑具备不可思议的、尚未开发出来的能力。胎儿时期右脑开发得越好,越能培养出具备出色能力的孩子。 右脑具有透视及预知、不通过语言进行交流、瞬间记忆所见所闻、瞬间完成复杂运算以及由想象产生的飞跃式创造等能力。左脑是语言脑,而右脑在语言出现以前发挥作用,具有来源于想象的思考力和记忆力。 可以说,右脑是在胎儿时期开启的,而作为语言脑的左脑,其发育远远迟于右脑。要想将宝宝培养成天才,父母必须考虑在胎儿时期就进行右脑教育。胎儿能听懂爸爸的话,甚至能看到爸爸的脸。 在胎儿时期常常与胎儿对话的父母一定要在孩子两三岁时,问问孩子的胎内记忆,有的孩子甚至说能看到爸爸的脸,这很令人惊讶吧。 很多妈妈都在信中都提到了类似的事。 美国的斯瑟蒂克夫妇通过胎教,培育出了4个天才儿童。斯瑟蒂克太太在怀孕5个月时,就通过想象与腹中的宝宝对话。斯瑟蒂克先生告诉太太,在额头处通过想象向胎儿传递爸爸的图像,就能使图像呈现在胎儿的额头处,胎儿就能看见爸爸。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传递图画或文字图像。斯瑟蒂克夫妇的长女7个月就能识字,1岁时能读懂初中水平的书,看过的生词立刻就能记住。对这些孩子来说,这只是复习胎内学过的东西而已。 妈妈们的成功育儿经验 妈妈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胎教吗? 我认为可以。妈妈抚摸着肚子,饱含深情地和胎儿对话本身就是很好的胎教,但你还需要注意几点。 不要认为胎教就是向胎儿灌输知识。妈妈从知道怀孕时起,就要开始与腹中的宝宝进行心灵交流。因此,妈妈必须做很多事情,比如要运用语言向宝宝传递关爱,让宝宝开心等。 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时,已经能够学习语言了。胎儿时期没有学习过语言的孩子出生后往往会在学语言时遇到困难。法国的语言学家阿尔弗雷德•托马提斯博士认为,胎儿在胎内听到的来自于妈妈的语言将会成为其语言的母体,他指出,妈妈与胎儿进行丰富的语言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位妈妈的成功育儿经验。 当医生告诉我“结果呈阳性,你怀孕了”时,我高兴地笑了起来。从那时起,我成了一位准妈妈。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虽然从医院到家只有5分钟的路程,但为了防止摔跤,我还是小心翼翼地行动。遗憾的是,当时我并不知道七田式胎教法和杜曼法,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胎教。 胎教是从祈祷开始的。每天早晚,我都发自内心地向家里供奉的神祈祷:“让宝宝成为身体健康、体力充沛、心地善良、性格开朗、人缘好、能肩负起21世纪重任的人吧。”我厚着脸皮许下了很多愿望。 接下来,是和宝宝对话。自始至终,我都不自觉地和宝宝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我先生一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等我的肚子逐渐鼓起来时,他会在出门前、回家后或洗澡时对着我的肚子说:“我是爸爸,你还好吧,要做个乖孩子哟。”
从这时起,我先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买来对胎教有帮助的古典音乐CD和催眠曲让宝宝听。洗澡时,我们除了和宝宝对话,还教她数数,轻拍肚子一下,告诉她是“1”,拍两下,告诉她是“2”。之后才知道我们这些无意中的做法和七田老师所讲的内容相同,真的太感谢我先生了。
看的慢、看不懂,如何提升阅读效率
投资小、见效快,学习能力培训加盟
↓↓↓更好阅读体验(字体格式、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