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就是回顾自己的生活,或者说是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知文本的过程;阅读,是通过文本去了解认识你未经历的事,未认识的物,未知晓的理的过程;阅读,是积累经验与运用经验的一个过程。阅读活动的特征便决定了阅读是富有技巧的一个认知过程。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应该加强学生阅读技巧的点拨,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一、联想比照,寻求理解
真正的阅读,绝不是孤立的阅读文本,就句解句,就文解文。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生活的写照,或者说是他生活的一种折射,是作者的内心体验和情感的自然流露,这些,既具它们的个性,同时又具有它们的共性。因此,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思维的触角不仅要触及上下文相关的内容,更要将它由文本之内延伸到文本之外,通过联想,由文本内容联系到自己相关的生活经历以及思想情感,联系到阅读积累中的相关内容,并通过比照,从而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1、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与文本内容进行比照。
一个生活积累丰富,生活体验深刻,且善于联想的人,在阅读活动中,他对文本的理解会更胜一筹。
文本所反映的作者的生活及其体验,既有其个性特点,又有其共性特点;就是说这种生活的内容以及形式可能是不同的,但里面所包含的本质意义可能是完全一致的。比如说,一个运动员在跑道上摔倒了,他马上站起来继续向终点冲去;一个同学回答第一个问题错误,但他又争取回答第二个问题,这两个不同的人所经历的不同的事所体现的精神是完全相同的。正因为如此,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自觉的联系自己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生活与体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更快更深。
在沈复的《童趣》中有这样一句话:“又留蚊于素帐中,徐以喷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我先让学生回想蜻蜓飞翔空中的情景:许多蜻蜓在空中飞翔,若机群在空中盘旋,它们伺机向飞虫发起进攻。这样一来,绝大部分学生对这句文言文能正确翻译和理解。“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好多的同学对鲁迅《社戏》中的这样一句话难以理解,如果学生有过和同伴野炊的经历和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这种经历和体验与文中的句子进行比照,他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2、联系阅读积累,进行文本比照。
阅读积累,除了阅读经验的积累之外,还有对生活的间接积累,也就是对文本材料的积累。所以,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对文本的“读”,自然包括各种形式的读。总之,阅读就要尽量使文本内容在自己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为后面的阅读将会带来极大的帮助。
阅读理解要讲究举一反三,阅读积累是其前提之一。如果我们在阅读中能自觉的联想到自己所积累的相关的阅读经验,与当前阅读内容进行比照,便有助于获得正确的理解。比如:我们在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时,我先让学生背诵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然后又让学生回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所描绘的情景以及表达的情感,学生通过这样的比照,很快就发现这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生活和体验都具有其共性,所以不同文本所表现的生活与体验也就具有共性,如果我们能知其一,也就能知其二知其三了。当学生面对《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对那只狗的不同态度时,教师若能引导他们联想《范进中举》中胡屠夫对范进的态度变化,他们就能很快的把握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见风使舵这一性格特点。
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一些文体结构、逻辑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以后在阅读中进行阅读比照,寻求有效的理解途径奠定良好的基础。
3、联系文本内容,进行相关比照。
文本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上下文有着紧密的关联。所以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善于进行文本内部的前后联系比照,这有助于我们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正确理解。要学会在阅读中从整体上去理解局部,从局部上把握整体,不能把某个句子、段落拿来进行孤立的分析,只有这样,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才有可能是完整的、全面的、准确的。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是鲁迅笔下孔乙己的个性化语言。作为初中生,对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的理解是不难的,但对这句话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并不是一件易事。不过,如果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文本之内作一些联系比照,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这样一句话的深层含义,同时,也能引导学生逐渐掌握一种阅读的技巧。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些联系:“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看来,孔乙己在一群小孩子面前说这样一些让他们难以理解的文绉绉的话语是他的语言习惯造成的。这就可以想象到他平时说话的语言特点了。这种语言习惯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看来他在进学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长期苦读经书便使他养成了“满口之乎者也”的语言习惯,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孔乙己这样的读书使他竟然不能看对象说话,那是迂腐到何等的程度啊。这难道不是“如此读书”对他的危害吗?我们就文本内容做如此的联系,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句看似平常的语言描写不仅表现了孔乙己的迂腐可笑,还体现了科举制度对他的危害,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否定态度。也许有人认为,用这样的要求让学生去理解这样一段语言描写,对学生太苛刻了,其实不然,如果教师能注意这样的阅读引导,学生就能逐渐养成这样一种意识,逐渐掌握这样一种技巧。这样的要求是他们的能力完全能够胜任的。
二、抓住关键词句,寻找理解的突破口。
文章的“起承转合”规律,决定了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在文章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如果在阅读中能发现、理解这些句子,这对理解整个文本内容非常关键。文本中对于情节的叙述、场面的描绘、事理的说明、人物的刻画等等,都必须在关键之处用上关键的词语,以达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在阅读理解中要善于抓主要问题,以此作为阅读理解的突破口。
1、抓住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对文本做提纲挈领式的理解。
总起句居于文本之首,它既有总起全文的作用,又有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作用。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我们通过这样的总起句,不仅知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也知道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中心句也有总起的作用,它用于自然段中,或居于段首,或居于段中,或居于段尾。找到了中心句,就知道了本段的主要意思。总结句常用语文章的结尾,在内容上总结全文,在结构上与总起句构成呼应关系。也有用在某一部分末尾的。过渡句起着上下文的纽带作用,既有总结句的一些作用又有总起句的一些作用,所以,过渡句不仅能帮助你了解上下文的主要内容,还可以帮助你了解行文结构。比如,《中国石拱桥》中的“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于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他们学会辨认这些句子,并学会通过这些句子去理解文本的内容。
2、注意关键性词语,理解表达作用。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经过作者提炼的关键词语,往往有“一字传神”、“一字传情”的神奇效果。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咀嚼品味,就会收到“一字明意”、“一字通情”的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句中的关键词语,琢磨品味关键字词。抓“四句”(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有利于对文本的宏观理解,抓关键词语有利于对文本的微观理解,二者相辅相成。比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的“钻”:它表现了小草迫不及待的想从黑暗冰冷的泥土里出来,享受春的阳光和雨露,也表现了小草勃发的生命力;读者自然会感受到文本洋溢着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再如“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排”就是将那九文大钱一枚一枚的在手掌中摊开。他排给谁看?主要是排给短衣帮看,因为他和短衣帮都是“站着喝酒的人”,他为了显示与短衣帮不同,除了长衫以外,眼下就可能是钱了。所以这个“排“字表现了孔乙己不甘与短衣帮为伍,在短衣帮面前显出洋洋得意的心态。此类例子不胜枚举。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析词的意识和能力,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就随之进步了。
三、注意阅读标点符号,理解文本相关内容。
标点符号作为书面语言表达的辅助工具,它对于读者的阅读理解起着不小的辅助作用,如果我们具有在阅读文本的同时注意阅读相关的标点符号的意识和能力,那么阅读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很多同学在阅读过程中没有阅读标点符号的习惯,更不知道怎样借助标点符号去理解相关语句的意义,这很不好。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重点引导学生注意如下几种标点符号,并且要学会判断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基本用法和作用。
冒号:它表示提示语后或总括语前的停顿,有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作用。所以,冒号能帮助读者了解冒号前后语句的总分关系。
分号:它表示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分号是排比的标志之一。
问号:它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疑问、设问以及一些反问句都使用问号。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辨认带有问号的句子是疑问、设问还是反问,这很关键。对于设问和反问尤其要注意它们的区别:设问是自问自答,它在文章的结构上有总起和过渡的作用,能增强文章的条理性;对于读者而言,它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激起阅读的兴趣。对于反问句,要知道它以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以肯定的形式表达否定的意思的特点,要知道反问句与相应的陈述句在语气上的区别。
破折号:它表示解释说明、语意转折、语音延长、事项的列举等。要强调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注意辨别它所表示的意义,识别前后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
引号:它表示引用、特定称谓、强调、否定等等。特别是表示强调和否定的时候,它还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倾向,这是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的内容之一。
省略号:它表示语句的省略、表示沉默、表示语言断断续续、表示欲言又止。学生在阅读时,除了要辨别它在文中具体的作用之外,对于表示沉默、欲言又止以及语言断断续续的,还要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状态,这有助于把握人物形象。
四、注意景物描写,感受环境气氛,探索人物心理,解读人物形象。
任何一篇文章的景物描写,都不是纯粹的景物描写,它在不同的地方有它特定的意义和作用。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是用景物来渲染一种气氛,有的是为了衬托。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所描写的景的特点,是凄凉的、衰败的、恐怖的,还是热烈的、兴旺的、吉祥的,进而探索人物的情感是忧伤的、苦愁的、害怕的,还是兴奋的、欣慰的、快乐的。
“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鲁迅用这样一段景物描写为自己的故乡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作者自己在这样的景物描写中也流露出忧伤的心情。学生了解了这些,他们也就把握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景物描写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衬托人物形象。高尔基在《海燕》的开篇写道:“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这句景物描写时,我先将这句话做了这样的改动:在苍茫的大海上,风儿吹动着朵朵白云。然后我让学生作比较:在这两种不同的环境中,你对海燕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大家明白了:前者更能突出海燕的勇敢顽强;景物描写具有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五、注意通过人物外貌描写探索人物身份、处境、性格。
在叙事性文章中,常常出现人物外貌描写,如果学生阅读的时候,仅仅只是通过外貌描写了解人物的外貌特征,那是远远不够的。成功的外貌描写里面隐含着丰富的信息。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信息,那么,他们对相关的外貌描写就会理解得更加透彻,对相关的人物就认识得更加深刻。
在《孔乙己》中,鲁迅对孔乙己有一段精妙的外貌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通过这样的外貌描写,学生在自己心中为孔乙己建立一个相应的外部形象,这自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做这样一些思考:从身材来看我们会发现什么?他具有生活的能力;从他的伤痕上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常被欺负,可见地位的低下;从他的脸色上我们能发现什么?家境贫困;从他穿的长衫来看又能发现什么呢?除了贫困以外,还可以看出他的懒惰和读书人的身份以及他不肯放下读书人的架子。经过这样一番琢磨,学生们不仅知道了他的“形”,而且还知道了他的“神”,这对理解全文的故事情节和主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阅读的技巧远不止这些,这里也只是说了一个大概。指导学生掌握这些阅读技巧也非一朝一夕,教师要把发展学生能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耐心地、细致地、长期地这样引导,自然会卓有成效。然而,学生要真正掌握阅读技巧,还是离不开生活和阅读的充分积累,教师只是引路人而已。要相信:一切有效的方法都是实践的结晶。
一、联想比照,寻求理解
真正的阅读,绝不是孤立的阅读文本,就句解句,就文解文。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生活的写照,或者说是他生活的一种折射,是作者的内心体验和情感的自然流露,这些,既具它们的个性,同时又具有它们的共性。因此,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思维的触角不仅要触及上下文相关的内容,更要将它由文本之内延伸到文本之外,通过联想,由文本内容联系到自己相关的生活经历以及思想情感,联系到阅读积累中的相关内容,并通过比照,从而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1、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与文本内容进行比照。
一个生活积累丰富,生活体验深刻,且善于联想的人,在阅读活动中,他对文本的理解会更胜一筹。
文本所反映的作者的生活及其体验,既有其个性特点,又有其共性特点;就是说这种生活的内容以及形式可能是不同的,但里面所包含的本质意义可能是完全一致的。比如说,一个运动员在跑道上摔倒了,他马上站起来继续向终点冲去;一个同学回答第一个问题错误,但他又争取回答第二个问题,这两个不同的人所经历的不同的事所体现的精神是完全相同的。正因为如此,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自觉的联系自己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生活与体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更快更深。
在沈复的《童趣》中有这样一句话:“又留蚊于素帐中,徐以喷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我先让学生回想蜻蜓飞翔空中的情景:许多蜻蜓在空中飞翔,若机群在空中盘旋,它们伺机向飞虫发起进攻。这样一来,绝大部分学生对这句文言文能正确翻译和理解。“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好多的同学对鲁迅《社戏》中的这样一句话难以理解,如果学生有过和同伴野炊的经历和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这种经历和体验与文中的句子进行比照,他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2、联系阅读积累,进行文本比照。
阅读积累,除了阅读经验的积累之外,还有对生活的间接积累,也就是对文本材料的积累。所以,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对文本的“读”,自然包括各种形式的读。总之,阅读就要尽量使文本内容在自己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为后面的阅读将会带来极大的帮助。
阅读理解要讲究举一反三,阅读积累是其前提之一。如果我们在阅读中能自觉的联想到自己所积累的相关的阅读经验,与当前阅读内容进行比照,便有助于获得正确的理解。比如:我们在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时,我先让学生背诵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然后又让学生回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所描绘的情景以及表达的情感,学生通过这样的比照,很快就发现这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生活和体验都具有其共性,所以不同文本所表现的生活与体验也就具有共性,如果我们能知其一,也就能知其二知其三了。当学生面对《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对那只狗的不同态度时,教师若能引导他们联想《范进中举》中胡屠夫对范进的态度变化,他们就能很快的把握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见风使舵这一性格特点。
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一些文体结构、逻辑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以后在阅读中进行阅读比照,寻求有效的理解途径奠定良好的基础。
3、联系文本内容,进行相关比照。
文本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上下文有着紧密的关联。所以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善于进行文本内部的前后联系比照,这有助于我们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正确理解。要学会在阅读中从整体上去理解局部,从局部上把握整体,不能把某个句子、段落拿来进行孤立的分析,只有这样,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才有可能是完整的、全面的、准确的。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是鲁迅笔下孔乙己的个性化语言。作为初中生,对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的理解是不难的,但对这句话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并不是一件易事。不过,如果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文本之内作一些联系比照,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这样一句话的深层含义,同时,也能引导学生逐渐掌握一种阅读的技巧。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些联系:“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看来,孔乙己在一群小孩子面前说这样一些让他们难以理解的文绉绉的话语是他的语言习惯造成的。这就可以想象到他平时说话的语言特点了。这种语言习惯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看来他在进学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长期苦读经书便使他养成了“满口之乎者也”的语言习惯,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孔乙己这样的读书使他竟然不能看对象说话,那是迂腐到何等的程度啊。这难道不是“如此读书”对他的危害吗?我们就文本内容做如此的联系,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句看似平常的语言描写不仅表现了孔乙己的迂腐可笑,还体现了科举制度对他的危害,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否定态度。也许有人认为,用这样的要求让学生去理解这样一段语言描写,对学生太苛刻了,其实不然,如果教师能注意这样的阅读引导,学生就能逐渐养成这样一种意识,逐渐掌握这样一种技巧。这样的要求是他们的能力完全能够胜任的。
二、抓住关键词句,寻找理解的突破口。
文章的“起承转合”规律,决定了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在文章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如果在阅读中能发现、理解这些句子,这对理解整个文本内容非常关键。文本中对于情节的叙述、场面的描绘、事理的说明、人物的刻画等等,都必须在关键之处用上关键的词语,以达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在阅读理解中要善于抓主要问题,以此作为阅读理解的突破口。
1、抓住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对文本做提纲挈领式的理解。
总起句居于文本之首,它既有总起全文的作用,又有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作用。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我们通过这样的总起句,不仅知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也知道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中心句也有总起的作用,它用于自然段中,或居于段首,或居于段中,或居于段尾。找到了中心句,就知道了本段的主要意思。总结句常用语文章的结尾,在内容上总结全文,在结构上与总起句构成呼应关系。也有用在某一部分末尾的。过渡句起着上下文的纽带作用,既有总结句的一些作用又有总起句的一些作用,所以,过渡句不仅能帮助你了解上下文的主要内容,还可以帮助你了解行文结构。比如,《中国石拱桥》中的“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于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他们学会辨认这些句子,并学会通过这些句子去理解文本的内容。
2、注意关键性词语,理解表达作用。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经过作者提炼的关键词语,往往有“一字传神”、“一字传情”的神奇效果。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咀嚼品味,就会收到“一字明意”、“一字通情”的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句中的关键词语,琢磨品味关键字词。抓“四句”(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有利于对文本的宏观理解,抓关键词语有利于对文本的微观理解,二者相辅相成。比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的“钻”:它表现了小草迫不及待的想从黑暗冰冷的泥土里出来,享受春的阳光和雨露,也表现了小草勃发的生命力;读者自然会感受到文本洋溢着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再如“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排”就是将那九文大钱一枚一枚的在手掌中摊开。他排给谁看?主要是排给短衣帮看,因为他和短衣帮都是“站着喝酒的人”,他为了显示与短衣帮不同,除了长衫以外,眼下就可能是钱了。所以这个“排“字表现了孔乙己不甘与短衣帮为伍,在短衣帮面前显出洋洋得意的心态。此类例子不胜枚举。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析词的意识和能力,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就随之进步了。
三、注意阅读标点符号,理解文本相关内容。
标点符号作为书面语言表达的辅助工具,它对于读者的阅读理解起着不小的辅助作用,如果我们具有在阅读文本的同时注意阅读相关的标点符号的意识和能力,那么阅读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很多同学在阅读过程中没有阅读标点符号的习惯,更不知道怎样借助标点符号去理解相关语句的意义,这很不好。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重点引导学生注意如下几种标点符号,并且要学会判断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基本用法和作用。
冒号:它表示提示语后或总括语前的停顿,有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作用。所以,冒号能帮助读者了解冒号前后语句的总分关系。
分号:它表示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分号是排比的标志之一。
问号:它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疑问、设问以及一些反问句都使用问号。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辨认带有问号的句子是疑问、设问还是反问,这很关键。对于设问和反问尤其要注意它们的区别:设问是自问自答,它在文章的结构上有总起和过渡的作用,能增强文章的条理性;对于读者而言,它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激起阅读的兴趣。对于反问句,要知道它以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以肯定的形式表达否定的意思的特点,要知道反问句与相应的陈述句在语气上的区别。
破折号:它表示解释说明、语意转折、语音延长、事项的列举等。要强调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注意辨别它所表示的意义,识别前后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
引号:它表示引用、特定称谓、强调、否定等等。特别是表示强调和否定的时候,它还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倾向,这是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的内容之一。
省略号:它表示语句的省略、表示沉默、表示语言断断续续、表示欲言又止。学生在阅读时,除了要辨别它在文中具体的作用之外,对于表示沉默、欲言又止以及语言断断续续的,还要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状态,这有助于把握人物形象。
四、注意景物描写,感受环境气氛,探索人物心理,解读人物形象。
任何一篇文章的景物描写,都不是纯粹的景物描写,它在不同的地方有它特定的意义和作用。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是用景物来渲染一种气氛,有的是为了衬托。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所描写的景的特点,是凄凉的、衰败的、恐怖的,还是热烈的、兴旺的、吉祥的,进而探索人物的情感是忧伤的、苦愁的、害怕的,还是兴奋的、欣慰的、快乐的。
“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鲁迅用这样一段景物描写为自己的故乡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作者自己在这样的景物描写中也流露出忧伤的心情。学生了解了这些,他们也就把握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景物描写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衬托人物形象。高尔基在《海燕》的开篇写道:“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这句景物描写时,我先将这句话做了这样的改动:在苍茫的大海上,风儿吹动着朵朵白云。然后我让学生作比较:在这两种不同的环境中,你对海燕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大家明白了:前者更能突出海燕的勇敢顽强;景物描写具有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五、注意通过人物外貌描写探索人物身份、处境、性格。
在叙事性文章中,常常出现人物外貌描写,如果学生阅读的时候,仅仅只是通过外貌描写了解人物的外貌特征,那是远远不够的。成功的外貌描写里面隐含着丰富的信息。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信息,那么,他们对相关的外貌描写就会理解得更加透彻,对相关的人物就认识得更加深刻。
在《孔乙己》中,鲁迅对孔乙己有一段精妙的外貌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通过这样的外貌描写,学生在自己心中为孔乙己建立一个相应的外部形象,这自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做这样一些思考:从身材来看我们会发现什么?他具有生活的能力;从他的伤痕上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常被欺负,可见地位的低下;从他的脸色上我们能发现什么?家境贫困;从他穿的长衫来看又能发现什么呢?除了贫困以外,还可以看出他的懒惰和读书人的身份以及他不肯放下读书人的架子。经过这样一番琢磨,学生们不仅知道了他的“形”,而且还知道了他的“神”,这对理解全文的故事情节和主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阅读的技巧远不止这些,这里也只是说了一个大概。指导学生掌握这些阅读技巧也非一朝一夕,教师要把发展学生能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耐心地、细致地、长期地这样引导,自然会卓有成效。然而,学生要真正掌握阅读技巧,还是离不开生活和阅读的充分积累,教师只是引路人而已。要相信:一切有效的方法都是实践的结晶。
看的慢、看不懂,如何提升阅读效率
投资小、见效快,学习能力培训加盟
↓↓↓更好阅读体验(字体格式、相关链接)